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生物能及其利用论文

生物质气化过程中氮污染物形成机理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31页
   ·生物质能的能源地位第8-10页
   ·生物质能利用概述第10-14页
     ·国外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概况第10-11页
     ·国内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现状第11-12页
     ·开发生物质能对中国的重要意义第12-14页
   ·生物质能的转化技术第14-19页
     ·生物质固化第14-15页
     ·生物质的生物转化技术第15-16页
     ·直接燃烧(氧化)第16-17页
     ·生物质热解第17-18页
     ·生物质液化第18页
     ·生物质气化第18-19页
   ·生物质气化技术第19-29页
     ·固定床气化炉技术第21-24页
     ·流化床气化炉技术第24-29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29-31页
第二章 气化过程中氮污染物形成机理的研究简述第31-43页
   ·氮污染物的形成和危害第31-34页
     ·氮循环第31-32页
     ·氮污染物的形成第32页
     ·氮污染物的危害第32-34页
   ·生物质及其它燃料中氮元素的分布第34-37页
   ·氮污染物形成机理与研究第37-43页
第三章 生物质气化过程中氮污染物形成数学模型的建立第43-49页
   ·数学模型的理论建立第43-45页
     ·燃料氮迁移的机理第43页
     ·模型建立的初始条件第43-44页
     ·模型假设第44-45页
   ·数学模型的建立第45-49页
     ·高温分解第45-46页
     ·气化第46-49页
第四章 生物质气化过程中氮污染物形成数学模型的解析第49-58页
   ·数学模型的解析方法第49-50页
   ·数学模型的解析结果第50-55页
   ·数学模型的验证第55-58页
第五章 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第58-66页
   ·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第58-62页
     ·实验系统第58-61页
     ·实验分析仪器第61页
     ·实验原料第61-62页
   ·实验测试方法第62页
   ·实验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比较第62-66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66-72页
   ·研究结论第66-67页
   ·论文创新点第67-68页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第68-72页
参考文献第72-79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79-81页
附录第81-121页
致谢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高速、多目标ISAR仿真及成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