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岸流浪潮特征与新型海堤结构探讨
第一章 国内外海堤工程研究现状 | 第1-10页 |
·海堤工程建设 | 第7-8页 |
·海堤科研发展现状 | 第8-9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9-10页 |
第二章 天津滨海及近岸基本情况 | 第10-12页 |
·地理情况 | 第10-11页 |
·潮间带 | 第10-11页 |
·水下岸坡 | 第11页 |
·海岸类型 | 第11页 |
·气象及风暴潮 | 第11页 |
·陆地水文 | 第11-12页 |
第三章 近岸流浪潮特征探讨 | 第12-30页 |
·天津近岸及堤前海流特征探讨 | 第12-13页 |
·海流基本描述 | 第12页 |
·海洋环流对渤海的影响 | 第12-13页 |
·余流及渤海湾夏季环流系统 | 第13页 |
·天津近岸及堤前海浪特征 | 第13-17页 |
·海浪的基本描述 | 第13页 |
·波浪观测及计算分析 | 第13-17页 |
·天津近岸及堤前潮汐特征 | 第17-20页 |
·天津近岸的潮汐系统 | 第17页 |
·天津近岸潮汐特征 | 第17-19页 |
·天津近岸最高潮位 | 第19-20页 |
·海流及潮位过程数学模型 | 第20-27页 |
·海流、潮汐、风暴潮基本方程 | 第20-21页 |
·正交曲线坐标变换 | 第21-22页 |
·边界条件 | 第22页 |
·动边界处理技术 | 第22-24页 |
·计算结果 | 第24-27页 |
·综合分析 | 第27-30页 |
·海流 | 第27-28页 |
·海浪 | 第28页 |
·潮汐 | 第28页 |
·海岸冲淤特征 | 第28-30页 |
第四章 海堤与波浪作用的物理模型 | 第30-35页 |
·模型设计及试验方案 | 第30页 |
·模型试验分析 | 第30-31页 |
·波压力 | 第30-31页 |
·波浪对海堤的冲击速度 | 第31页 |
·综合分析 | 第31-35页 |
第五章 植物防护试验与生态修复探讨 | 第35-52页 |
·试验区布置 | 第35页 |
·潮间带互花米草试验 | 第35-45页 |
·试验内容 | 第35-36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6-38页 |
·综合分析 | 第38-45页 |
·柽柳种植试验 | 第45-49页 |
·试验区及试验内容 | 第45页 |
·试验效果分析 | 第45-49页 |
·综合分析 | 第49页 |
·综合分析 | 第49-52页 |
第六章 海堤组合护坡设计与实践 | 第52-55页 |
·海堤组合护坡设计方案 | 第52-53页 |
·迎水坡坡比 | 第52页 |
·植物种植高程 | 第52页 |
·简易护坡型式 | 第52-53页 |
·简易护坡现场试验 | 第53-54页 |
·试验设计 | 第53页 |
·试验分析 | 第53页 |
·护坡造价分析 | 第53-54页 |
·综合效益分析 | 第54-5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