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前言 | 第9页 |
1 前人研究概述 | 第9-13页 |
·泽泻的分布 | 第9页 |
·种源的考证、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9-10页 |
·种子繁育研究 | 第10页 |
·泽泻育苗技术研究 | 第10-11页 |
·大田栽植与管理研究 | 第11-12页 |
·病虫害防治研究 | 第12页 |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3-17页 |
·对建泽泻地道性进行历史文献考证及生态环境状况的考查 | 第13页 |
·药剂浸种试验 | 第13页 |
·试验处理 | 第13页 |
·调查项目及方法 | 第13页 |
·播种密度试验 | 第13页 |
·试验处理 | 第13页 |
·调查项目及方法 | 第13页 |
·栽植密度试验 | 第13-14页 |
·试验处理 | 第13页 |
·调查项目及方法 | 第13-14页 |
·肥管试验 | 第14-15页 |
·试验处理 | 第14页 |
·施用量、次数、施用时间及施用方法 | 第14页 |
·调查项目及方法 | 第14-15页 |
·水管试验 | 第15页 |
·白斑病药剂防治试验 | 第15-16页 |
·化学药剂防治白斑病的药效试验 | 第15-16页 |
·生物农药防治白斑病的药效试验 | 第16页 |
·化学药剂防治银纹夜蛾幼虫的药效试验 | 第16-17页 |
·化学药剂防治缢管蚜的药效试验 | 第17页 |
·化学药剂防治福寿螺的药效试验 | 第17页 |
·建泽泻规范化栽培管理操作规程的制定及田间示范检验 | 第17页 |
·对建泽泻块茎进行质量测定 | 第1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7-38页 |
·建泽泻地道性考证 | 第17-18页 |
·吉阳镇区域生态环境状况 | 第18-20页 |
·药剂浸种的效果与最佳种植密度的确定 | 第20-21页 |
·不同肥水管理对泽泻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21-23页 |
·建泽泻田间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分析 | 第23-27页 |
·高效低残化学药剂防治白斑病的效果分析 | 第23-24页 |
·生物农药防治白斑病的效果分析 | 第24-25页 |
·高效低残化学药剂防治银纹夜蛾幼虫的药效分析 | 第25-26页 |
·高效低残化学药剂防治缢管蚜的药效分析 | 第26-27页 |
·高效低残化学药剂防治福寿螺的药效分析 | 第27页 |
·建泽泻规范化栽培管理操作规程 | 第27-34页 |
·科学育苗 | 第27-29页 |
·大田的规范化种植 | 第29-30页 |
·大田的规范化管理 | 第30-34页 |
·建泽泻药材的质量检验 | 第34-38页 |
·建泽泻块茎中的营养元素 | 第35页 |
·建泽泻块茎中的重金属含量 | 第35-36页 |
·建泽泻块茎中的农药残留 | 第36页 |
·建泽泻块茎中指标性成分(泽泻醇B23-乙酸酯)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 | 第36-38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38-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作者简历 | 第43-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