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 第1-25页 |
·课题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电流变技术简介 | 第11-18页 |
·电流变液的组成 | 第11-13页 |
·电流变效应及其特征 | 第13-14页 |
·电流变效应的机理 | 第14-17页 |
·电流变技术的工程应用 | 第17-18页 |
·国际国内研究状况和进展 | 第18-22页 |
·目前电流变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电流变技术研究展望 | 第23-24页 |
·论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第2章 电流变传动机构的研究 | 第25-34页 |
·电流变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 | 第25-27页 |
·电流变传动机构的机械结构 | 第27-28页 |
·电流变传动机构的粘性功率损失 | 第28-30页 |
·电流变传动机构主、从动盘之间的转速差 | 第30-32页 |
·电流变传动机构的动态品质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电流变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 第34-40页 |
·双驱动式电流变传动系统传递的力矩 | 第35-36页 |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36-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电流变传动系统的测控系统 | 第40-54页 |
·虚拟仪器与LabVIEW | 第40-41页 |
·虚拟信号发生器 | 第41-42页 |
·虚拟转矩、转速仪 | 第42-47页 |
·JC型转矩转速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 第43-44页 |
·转矩、转速测量原理 | 第44-45页 |
·虚拟转矩、转速仪的设计 | 第45-46页 |
·本节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6-47页 |
·虚拟温度计 | 第47-50页 |
·串行通讯协议 | 第47-48页 |
·虚拟温度计的设计 | 第48-50页 |
·网络化测控系统 | 第50-53页 |
·测控系统架构方案 | 第50-51页 |
·网络化测控方案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电流变传动系统辨识 | 第54-65页 |
·神经网络模型 | 第54-55页 |
·神经网络及其算法 | 第55-58页 |
·神经网络简介 | 第55-56页 |
·LM算法 | 第56-58页 |
·LM算法的计算步骤 | 第58页 |
·神经网络的设计与训练 | 第58-60页 |
·神经网络仿真研究 | 第60-61页 |
·动力学参数识别 | 第61-63页 |
·动力学仿真研究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6章 电流变传动系统的时间序列建模 | 第65-77页 |
·时间序列分析简介 | 第65-66页 |
·时间序列模型 | 第66-69页 |
·动力学模型的简化 | 第69-70页 |
·时间序列建模 | 第70-76页 |
·AR模型 | 第70-72页 |
·功率谱分析 | 第72-73页 |
·谱分析 | 第73-75页 |
·双相干谱分析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7章 电流变传动系统的实验研究 | 第77-84页 |
·电流变液的配制 | 第77-78页 |
·实验设备和方法 | 第78-79页 |
·实验设备 | 第78-79页 |
·实验方法 | 第79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9-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8章 结论 | 第84-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5页 |
致谢、声明 | 第95-96页 |
个人简历、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