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引言 | 第1-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7-12页 |
| ·国外土地评价研究 | 第7-9页 |
| ·国内土地评价研究 | 第9页 |
|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 | 第9-11页 |
| ·国外农业税收情况 | 第11-12页 |
| ·我国农业税收情况 | 第12页 |
| ·选题背景 | 第12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 2 我国农业税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14-18页 |
| ·我国农业税制的现状 | 第14-15页 |
| ·农业税的现行制度 | 第14页 |
| ·农村税费改革的现状 | 第14-15页 |
| ·现行农业税制存在的问题 | 第15-18页 |
| ·农业税制性质不清,界限不明 | 第16页 |
| ·农业特产税 | 第16页 |
| ·计税方法和计税依据的测算上存在问题,容易导致新的分配不公 | 第16-17页 |
| ·“配赋税”使农业税的税率名存实亡 | 第17-18页 |
| 3 农地使用税的构建 | 第18-23页 |
| ·构建我国农用地税收体系的设想 | 第18页 |
| ·农地使用税的定义 | 第18页 |
| ·征收农地使用税的原则 | 第18-19页 |
| ·体现对农地资源的保护功能 | 第18-19页 |
| ·注重税制体系的统一 | 第19页 |
| ·公平税负原则 | 第19页 |
| ·轻税原则 | 第19页 |
| ·征收农地使用税的理论依据 | 第19-21页 |
| ·地租理论 | 第20页 |
| ·资源价值论 | 第20-21页 |
| ·农地使用税体系 | 第21-23页 |
| ·纳税义务人 | 第21页 |
| ·计税依据 | 第21页 |
| ·计税方法 | 第21-23页 |
| 4 河北省霸州市农用地分等、农地使用税的求算 | 第23-40页 |
| ·霸州市概况 | 第23页 |
| ·霸州市农用地分等 | 第23-29页 |
| ·分等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24页 |
| ·资料收集、整理与外业调查 | 第24-25页 |
| ·确定标准耕作制度 | 第25页 |
| ·划分分等单元 | 第25页 |
| ·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分 | 第25-26页 |
| ·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 | 第26页 |
| ·计算土地利用系数 | 第26-27页 |
| ·计算土地经济系数 | 第27-28页 |
| ·计算农用地利用等指数和农用地等指数 | 第28页 |
| ·农用地等别划分 | 第28-29页 |
| ·霸州市农用地分布规律及结果分析 | 第29-31页 |
| ·霸州市农用地分等数据分析 | 第31-34页 |
| ·标准粮产量分析 | 第31-32页 |
| ·自然质量等指数、利用等指数、等指数分析 | 第32-34页 |
| ·霸州市农地使用税的求算 | 第34-37页 |
| ·农用地面积的确定 | 第34-35页 |
| ·理论标准粮产量的求算 | 第35页 |
| ·理论标准粮价格的求算 | 第35-36页 |
| ·税率的确定 | 第36页 |
| ·农地使用税税额的计算 | 第36-37页 |
| ·霸州市农地使用税结果分析 | 第37-40页 |
| ·农地使用税总量分析 | 第37-38页 |
| ·农地使用税亩均负担 | 第38页 |
| ·农地使用税税额分布图 | 第38-40页 |
| 5 讨论 | 第40-42页 |
| ·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 | 第40页 |
| ·对农地使用税的税收原则的认识 | 第40页 |
| ·农地使用税的计税方法应避免出现易变因素 | 第40页 |
| ·农地使用税与农用地分等的衔接问题 | 第40-42页 |
| 6 结论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52页 |
| 作者简历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