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16页 |
绪论 | 第16-18页 |
第1章 中外伪证罪的立法概况 | 第18-24页 |
1.1 我国刑法中伪证罪的立法概况 | 第18-20页 |
1.2 外国刑法中关于伪证罪的立法概况 | 第20-24页 |
第2章 我国刑法中伪证罪的概念及特征 | 第24-38页 |
2.1 伪证罪的客体要件 | 第24-26页 |
2.2 伪证罪的客观要件 | 第26-30页 |
2.3 伪证罪的主体要件 | 第30-36页 |
2.4 伪证罪的主观要件 | 第36-38页 |
第3章 伪证罪与相关犯罪的区别 | 第38-44页 |
3.1 伪证罪与诬告陷害罪的区别 | 第38-39页 |
3.2 伪证罪与包庇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区别 | 第39-41页 |
3.3 伪证罪与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的区别 | 第41-42页 |
3.4 伪证罪与妨害作证罪的区别 | 第42-43页 |
3.5 伪证罪与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区别 | 第43-44页 |
第4章 完善伪证罪的立法建议 | 第44-54页 |
4.1 取消“在刑事诉讼中”的限定 | 第44-46页 |
4.2 取消“记录人”的规定 | 第46-48页 |
4.3 取消“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目的性规定 | 第48-50页 |
4.4 建立“依法宣誓”制度 | 第50-51页 |
4.5 增加“亲亲相隐”减免责任的规定 | 第51-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60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