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英文摘要 | 第3-13页 |
| 引言 | 第13-15页 |
| 第1章 历史考证:“三纲五常”的由来及其内蕴 | 第15-27页 |
| ·“三纲五常”--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选择 | 第15-18页 |
| ·“三纲”--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 | 第18-22页 |
| ·“五常”--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 | 第22-27页 |
| 第2章 理性静观:“三纲五常”的历史命运 | 第27-38页 |
|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 第28-29页 |
| ·从戊戌变法到新文化运动 | 第29-33页 |
| ·新儒学兴起和先进文化建设 | 第33-38页 |
| 第3章 批判创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 第38-54页 |
| ·从传统的“忠君”观念到现代的爱国主义 | 第38-42页 |
| ·从“仁爱”、“中庸”到当代的以人为本 | 第42-50页 |
| ·从传统的“诚信”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 第50-54页 |
| 总结 | 第54-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61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