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导言 | 第7-12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二) 本课题的相关研究状况 | 第8-10页 |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四)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思路 | 第11-12页 |
一、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个体适应性的内涵与要求 | 第12-22页 |
(一)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个体适应性的科学含义 | 第12-15页 |
(二)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个体适应性的要求 | 第15-22页 |
二、 目前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个体适应性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2-34页 |
(一) 重视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规范性,忽视未成年人个体的发展性,不适应未成年人道德发展规律的要求 | 第22-27页 |
(二) 教育内容缺乏开放性、针对性,不适应未成年人道德发展水平的要求 | 第27-29页 |
(三) 教育途径方法的机械性、静态性和单向性,不能“与时俱进”,不适应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及其道德发展的特点 | 第29-34页 |
三、 增强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个体适应性的基本思路 | 第34-46页 |
(一) 树立“现代化”德育理念,培养和塑造未成年人的道德主体意识 | 第34-36页 |
(二) 设置符合未成年人特点的道德教育内容 | 第36-39页 |
(三) 综合运用咨询式与讨论式道德教育方法 | 第39-42页 |
(四) 优化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环境 | 第42-4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