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辊压法诱导低碳钢表面纳米化
1 绪论 | 第1-24页 |
·前言 | 第8-10页 |
·金属纳米晶体材料的几种主要制备技术 | 第10-15页 |
·金属蒸发凝聚-原位冷压成型法 | 第11-12页 |
·机械研磨法 | 第12-13页 |
·非晶晶化法 | 第13-15页 |
·强烈塑性变形法 | 第15页 |
·金属纳米晶体的微观结构 | 第15-17页 |
·晶界结构 | 第15-16页 |
·晶粒结构 | 第16页 |
·结构稳定性 | 第16-17页 |
·金属纳米材料的优异性能 | 第17-19页 |
·机械性能 | 第17-18页 |
·扩散行为 | 第18页 |
·摩擦磨损性能 | 第18-19页 |
·超塑性 | 第19页 |
·表面纳米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9-22页 |
·纳米表面工程 | 第19页 |
·实现表面纳米化的三条途径 | 第19-21页 |
·表面涂覆或沉积方法 | 第21页 |
·表面自身纳米化方法 | 第21页 |
·混合纳米化方法 | 第21页 |
·表面纳米化技术的发展 | 第21-22页 |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4-28页 |
·实验装置 | 第24-26页 |
·分析与检测手段 | 第26-28页 |
·金相观察 | 第26页 |
·X射线衍射(XRD) | 第26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6-27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7-28页 |
3 旋转辊压诱导低碳钢表面纳米化 | 第28-49页 |
·前言 | 第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9-40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0-32页 |
·组织特征 | 第32-36页 |
·TEM分析 | 第36-40页 |
·微观结构演变机理分析 | 第40-43页 |
·表面纳米化后的硬度分布 | 第43-49页 |
4 CRPD样品退火的处理 | 第49-54页 |
·前言 | 第49页 |
·实验方法 | 第49页 |
·退火对CRPD样品表面纳米层的影响 | 第49-54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50-51页 |
·微观组织分析 | 第51-52页 |
·CRPD样品退火后的力学性能 | 第52-54页 |
5 表面纳米化对离子注入氮过程的影响 | 第54-65页 |
·引言 | 第54-57页 |
·对表面性能的影响 | 第54-56页 |
·离子注入材料表面改性的强化机理 | 第56-57页 |
·离子注入材料表面改性的发展趋势 | 第57-58页 |
·实验方法 | 第58-65页 |
·实验中采用的离子注入氮离子的工艺 | 第58-59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9-65页 |
6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