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页 |
1 引言 | 第4-5页 |
2 网络环境下数学学习理论的再认识 | 第5-10页 |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数学学习 | 第5-7页 |
·建构主义强调对新知识的主动意义建构 | 第5-6页 |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环境或学习情景的设计 | 第6页 |
·网络环境下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协作”、“会话” | 第6页 |
·网络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建构主义强调师生角色定位的变化 | 第6-7页 |
·人本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数学学习 | 第7-8页 |
·人本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完美结合--网络多媒体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8-9页 |
·其他理论指导下的数学学习 | 第9-10页 |
3 网络环境下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的剖析 | 第10-13页 |
·网络环境下数学学习过程的分析 | 第10-12页 |
·输入阶段 | 第10页 |
·相互作用阶段 | 第10-11页 |
·操作阶段 | 第11页 |
·输出阶段 | 第11-12页 |
·网络环境下数学学习心理的分析 | 第12-13页 |
·网络多媒体技术可有效的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 第12页 |
·网络多媒体技术可为初中学生提供具体、直观的感性材料 | 第12页 |
·网络多媒体技术可帮助高中学生实现由经验型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 | 第12-13页 |
4 网络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 第13-22页 |
·对网络多媒体数学教学的认识 | 第13-14页 |
·网络多媒体数学课件系统的构建 | 第14-17页 |
·网络多媒体数学课件系统的构成 | 第15-16页 |
·网络多媒体数学课件的制作 | 第16-17页 |
·网络多媒体数学课件的特点 | 第17-18页 |
·网络多媒体数学课件系统的开放性 | 第17-18页 |
·网络多媒体数学课件的共享性 | 第18页 |
·网络多媒体数学课件制作的易操作性 | 第18页 |
·网络多媒体数学课件更好的支持以学生主动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 第18页 |
·数学课堂中应用网络多媒体的形式 | 第18-21页 |
·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演示 | 第18-19页 |
·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复习、作业、测试 | 第19-20页 |
·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 | 第20-21页 |
·网络多媒体数学课件应用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 第21-22页 |
5 网络多媒体数学教学的优势 | 第22-40页 |
·网络多媒体数学教学可为学生创设一种面向21世纪的信息环境 | 第22-24页 |
·网络多媒体技术可改进数学教与学的方式,有效实现“双主”教学 | 第24-27页 |
·利用多媒体技术作为情境导入的工具 | 第24-25页 |
·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加有效的促进数学课堂的多方交流 | 第25-26页 |
·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可更加有效的拓展新知,促进发展 | 第26-27页 |
·网络多媒体技术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 | 第27-29页 |
·网络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实现课堂“空白效应”,还给学生真正的主动权 | 第28页 |
·网络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消除“马太效应”,架起平等互尊的桥梁 | 第28-29页 |
·网络多媒体教学更有利于借助“皮格马利翁”效应,为学困生插起飞翔的翅膀 | 第29页 |
·网络多媒体技术创设数学实验环境,更有效进行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 | 第29-37页 |
·借助网络多媒体技术,充分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 | 第29-32页 |
·借助网络多媒体技术,充分揭示数学问题解决的思路探索过程 | 第32-34页 |
·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开展“数学的探究”式学习 | 第34-37页 |
·网络多媒体技术可实现历代教育家梦寐以求的个性化教学的理想目标 | 第37-38页 |
·网络多媒体数学教学有利于进行数学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 | 第38-39页 |
·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展现数学的美学价值 | 第39-40页 |
6 结束语 | 第40-41页 |
致 谢 | 第41页 |
英文摘要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