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1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第5-8页 |
·理论意义 | 第5-7页 |
·对区域与部门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丰富 | 第5页 |
·对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拓展 | 第5-6页 |
·海陆复合生态系统进化机制的初探 | 第6-7页 |
·实践意义 | 第7-8页 |
·呼吁人们提高海洋意识,树立海洋价值观 | 第7页 |
·为海洋开发和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一点理论依据 | 第7-8页 |
2 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8-16页 |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已有比较成熟的理论依据 | 第8-9页 |
·人地关系理论 | 第8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8-9页 |
·不同学科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不同研究路径 | 第9-11页 |
·地理学的PRED系统研究 | 第9-11页 |
·生态学的复合生态系统研究 | 第11页 |
·各具特色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估体系和模型 | 第11-14页 |
·“可持续发展度”模型 | 第11-12页 |
·状态空间衡量区域承载力 | 第12页 |
·生态足迹模型 | 第12-13页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区域可持续发展预警系统 | 第13页 |
·国内外其他一些综合方法 | 第13-14页 |
·海洋经济地理和沿海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海洋经济地理研究 | 第14页 |
·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 第14-16页 |
3 海洋对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贡献综合分析 | 第16-26页 |
·经济贡献分析 | 第17-20页 |
·丰富多样的海洋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 第17-18页 |
·海洋经济结构特点决定其在国民经济系统中的功能 | 第18-19页 |
·海洋产业部门的GDP贡献 | 第19-20页 |
·社会贡献分析 | 第20-25页 |
·高质高产的蓝色农业 | 第21-23页 |
·巨量的水资源储备 | 第23-24页 |
·健康与福利事业的推动力 | 第24-25页 |
·生态贡献分析 | 第25-26页 |
4 海洋对沿海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的作用机制 | 第26-35页 |
·海陆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框架 | 第27-29页 |
·海洋复合生态系统概念 | 第27-29页 |
·海洋生态系统进化的必然 | 第29-30页 |
·理论依据--超循环系统理论 | 第29页 |
·海洋自然生态系统必然向海洋复合生态系统进化 | 第29-30页 |
·系统开放性所决定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 | 第30-33页 |
·海陆相互作用 | 第30-32页 |
·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海洋系统的联系 | 第32页 |
·沿海地区开放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流 | 第32-33页 |
·海陆间彼此的负面影响要求在海域承载力基础上的可持续海洋开发 | 第33页 |
·人类社会需求的拉动 | 第33-35页 |
·人是海陆复合生态系统中的最活跃的能动因素 | 第33-34页 |
·人类需求的特点要求海洋加入供应链 | 第34-35页 |
5 关于保证海洋对人类持续贡献的几点建议 | 第35-38页 |
·首先要解决观念和意识问题 | 第35-36页 |
·树立海洋国土观 | 第35页 |
·增强海洋资源环境意识 | 第35-36页 |
·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制定海洋开发总体规划 | 第36-37页 |
·海洋的综合管理 | 第36页 |
·制定海洋开发规划 | 第36-37页 |
·完善海洋法律法规 | 第37页 |
·大力发展海洋科技 | 第37-38页 |
6 结束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英文摘要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