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8页 |
正文 | 第8页 |
一、 当代劳动的新形式与新特点及对劳动价值论的挑战 | 第8-12页 |
(一) 关于服务劳动 | 第9-10页 |
(二) 关于科技劳动 | 第10-11页 |
(三) 关于经营管理劳动 | 第11-12页 |
(四) 小结 | 第12页 |
二、 劳动价值论的创新 | 第12-21页 |
(一) 服务劳动与劳动价值论 | 第13-15页 |
1 、 对服务劳动的认识 | 第13-14页 |
2 、 服务劳动的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二) 科技劳动与劳动价值论 | 第15-18页 |
1 、 对科技劳动的认识 | 第15-16页 |
2 、 科技劳动的现实意义 | 第16-18页 |
(三) 经营管理劳动与劳动价值论 | 第18-20页 |
1 、 对经营管理劳动的认识 | 第18-19页 |
2 、 经营管理劳动的现实意义 | 第19-20页 |
(四) 小结 | 第20-21页 |
三、 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 | 第21-30页 |
(一) 劳动要素与非劳动要素 | 第21-22页 |
(二)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 | 第22-25页 |
1 、 理论依据 | 第22-24页 |
2 、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明确了分配的标准 | 第24-25页 |
(三) 如何按生产要素分配 | 第25-29页 |
1 、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 第25-26页 |
2 、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 第26-27页 |
3 、 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 第27-28页 |
4 、 保护一切合法劳动收入和合法非劳动收入 | 第28-29页 |
(四) 小结 | 第29-30页 |
结语 | 第30页 |
注释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页 |
附在学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