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9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 ·摩梭民居研究的现状综述 | 第12-15页 |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 ·几个基本概念 | 第18-19页 |
| 2 摩梭民居村落 | 第19-46页 |
| ·整体调研过程简述 | 第20-23页 |
| ·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村落空间特点的分析 | 第23-27页 |
| ·空间特征一——沿湖及散落于坝子里 | 第24-25页 |
| ·空间特征二——以公共活动空间为核心的多种空间复合交织 | 第25-27页 |
| ·空间特征三——依托地势入户的自然组织方式 | 第27页 |
| ·自然条件与村落活动对村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 第27-31页 |
| ·线型空间形态——以扎实村为例 | 第28-29页 |
| ·围合型空间形态——以里格村为例 | 第29-30页 |
| ·混合型空间形态——以三家村为例 | 第30-31页 |
| ·村落的发展现状及保护策略 | 第31-37页 |
| ·现状与发展之间的问题 | 第31-34页 |
| ·保护发展策略 | 第34-37页 |
| ·以尼色村为例的村落空间保护发展策略 | 第37-45页 |
| ·现状分析 | 第38-39页 |
| ·改造发展理念 | 第39-41页 |
| ·改造发展具体策略 | 第41-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3 摩梭民居院落 | 第46-67页 |
| ·摩梭民居院落空间形态特点 | 第47-57页 |
| ·摩梭民居院落调研 | 第47-49页 |
| ·典型合院案例分析 | 第49-53页 |
| ·理想模型与改建方案 | 第53-57页 |
| ·以祖母屋为核心的摩梭院落空间内涵 | 第57-59页 |
| ·母系大家庭为背景的院落组成要素 | 第57-58页 |
| ·与丰富的文化相对应的院落空间特征 | 第58-59页 |
| ·院落的发展现状与保护策略 | 第59-62页 |
| ·现状与发展之间的问题 | 第59-60页 |
| ·发展保护策略 | 第60-62页 |
| ·摩梭院落空间改造实践——以扎实村一户摩梭民居合院为例 | 第62-66页 |
| ·现状分析 | 第62-63页 |
| ·保护改造的原则 | 第63页 |
| ·具体保护与改造策略 | 第63-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4 摩梭民居建筑单体 | 第67-89页 |
| ·祖母屋建筑特点及特殊空间意义 | 第67-72页 |
| ·严格保护祖母屋的空间形态及其精神内涵 | 第72-75页 |
| ·其他建筑单体空间特点及改建 | 第75-81页 |
| ·经堂空间特点 | 第75-77页 |
| ·花楼空间特点 | 第77-79页 |
| ·经堂、花楼改建策略 | 第79页 |
| ·牲畜圈空间特点及改建策略 | 第79-81页 |
| ·建筑单体的色彩特点 | 第81-83页 |
| ·建筑单体的细部研究 | 第83-88页 |
| ·建筑结构细部之榫卯与搭接 | 第83-86页 |
| ·建筑装饰细部之门窗 | 第86-88页 |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 5 摩梭民居保护与发展总的原则与策略 | 第89-92页 |
| ·摩梭村落空间保护发展原则 | 第89-91页 |
| ·空间的组织原则 | 第89页 |
| ·民居拆迁及改造原则 | 第89-90页 |
| ·设施的布置原则 | 第90页 |
| ·回迁用地和发展备用地设置原则 | 第90页 |
| ·道路的规划原则 | 第90-91页 |
| ·摩梭民居院落空间及建筑单体保护发展原则 | 第91-92页 |
| 结语 | 第92-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96页 |
| 插图与表格清单 | 第96-99页 |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99-100页 |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