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大白菜一代杂种三园春皇的选育及品种特性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 1 引言 | 第10-15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大白菜育种的研究 | 第10-12页 |
| ·大白菜冬性及其他性状的研究 | 第12-13页 |
| ·春大白菜研究的意义 | 第13-15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20页 |
| ·春大白菜性状相关性研究 | 第15-16页 |
| ·试验材料 | 第15-16页 |
| ·衡量大白菜冬性强弱标准的研究 | 第15页 |
| ·亲本与杂交组合冬性相关性研究 | 第15页 |
| ·春季生长叶片数与冬性的相关性研究 | 第15-16页 |
| ·试验处理 | 第16页 |
| ·试验方法 | 第16页 |
| ·叶片数 | 第16页 |
| ·中心柱高和宽 | 第16页 |
| ·冬性强弱的测定 | 第16页 |
| ·春大白菜新品种三园春皇的选育 | 第16-20页 |
|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 ·育成自交系 | 第17页 |
| ·测配与筛选组合 | 第17页 |
| ·品种比较试验 | 第17页 |
| ·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 第17页 |
| ·试验处理 | 第17-18页 |
| ·育成自交系 | 第17页 |
| ·测配与筛选组合 | 第17-18页 |
| ·品种比较试验 | 第18页 |
| ·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 第18页 |
|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18-20页 |
| ·亲和指数 | 第18页 |
| ·丰产性 | 第18页 |
| ·抗病性 | 第18-19页 |
| ·品质 | 第19页 |
| ·适应性 | 第19页 |
| ·其它性状 | 第19-20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0-33页 |
| ·春大白菜性状相关性研究 | 第20-24页 |
| ·衡量大白菜冬性强弱的标准 | 第20-21页 |
| ·亲本与杂交组合冬性相关性研究 | 第21-23页 |
| ·春季生长叶片数与冬性的相关性研究 | 第23-24页 |
| ·春大白菜新品种三园春皇的选育 | 第24-30页 |
| ·选育过程 | 第24-26页 |
| ·育成稳定的自交系 | 第24页 |
| ·试配并筛选组合 | 第24-25页 |
| ·进行品种比较试验 | 第25-26页 |
| ·参加省区域及生产试验,报请审定,进行新品种推广 | 第26页 |
| ·春大白菜新品种三园春皇的选育结果 | 第26-30页 |
| ·丰产性 | 第26-27页 |
| ·抗病性 | 第27-28页 |
| ·品质 | 第28页 |
| ·适应性 | 第28-30页 |
| ·秋季种植结果 | 第28-29页 |
| ·部分地区示范推广结果 | 第29-30页 |
| ·其它性状 | 第30页 |
| ·春大白菜新品种三园春皇的品种特性 | 第30-31页 |
| ·春大白菜新品种三园春皇的栽培技术规程 | 第31-33页 |
| ·播种期 | 第31页 |
| ·种植方式和密度 | 第31页 |
| ·田间管理 | 第31-32页 |
| ·及时收获 | 第32-33页 |
| 4 结论 | 第33-35页 |
| ·春大白菜性状相关性研究 | 第33页 |
| ·春大白菜新品种三园春皇的选育 | 第33页 |
| ·春大白菜新品种三园春皇的栽培技术规程 | 第33-35页 |
| ·播种期 | 第33页 |
| ·种植方式和密度 | 第33页 |
| ·田间管理 | 第33页 |
| ·及时收获 | 第33-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4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40-41页 |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