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负载Cu~I催化剂催化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化反应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一 文献综述第14-38页
 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4-15页
 2 碳酸二甲酯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第15-17页
  (1) 碳酸二甲酯的物理性质第16页
  (2) 碳酸二甲酯的用途第16-17页
 3 碳酸二甲酯的合成方法及研究进展第17-25页
  (1) 光气甲醇法第17-18页
  (2) 醇钠法第18-19页
  (3) 尿素醇解法第19-20页
  (4) 碳酸酯酯交换法第20-21页
  (5) 甲醇氧化羰基化法第21-23页
  (6) 甲醇与CO_2反应直接合成法第23-25页
 4 相关热力学分析第25-30页
  (1) DMC的各种合成反应的热力学分析第25-27页
  (2) 甲醇气相氧化羰基化合成DMC热力学计算第27-30页
 5 甲醇氧化羰化直接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催化剂研究现状第30-35页
  (1) Cu(Ⅰ)基催化剂的研究第30-33页
  (2) Cu(Ⅱ)基催化剂的研究第33-34页
  (3) 催化活性位的研究第34-35页
 6 存在问题和本课题的研究重点第35-38页
  (1) 存在问题第35-36页
  (2)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第36-38页
二 实验部分第38-52页
 1 催化剂设计第38-39页
  (1) 载体的选择第38-39页
  (2) 主活性组分的选择第39页
 2 化学试剂及仪器设备第39-41页
  (1) 实验仪器第39-40页
  (2) 原料及化学试剂第40页
  (3) 催化剂载体第40-41页
 3 实验装置与方法第41-47页
  (1) 催化剂的制备第41-44页
  (2) 合成DMC催化剂活性评价第44-47页
 4 催化剂表征第47-48页
  (1)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第47页
  (2) 体相结构第47页
  (3) 形貌分析第47页
  (4) 红外分析第47页
  (5) XPS分析第47-48页
 5 产物分析及计算方法第48-52页
  (1) 碳酸二甲酯合成反应的产物分析第48-49页
  (2) 数据处理第49-52页
三 间歇反应装置上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的研究第52-68页
 1 引言第52页
 2 实验部分第52页
 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2-60页
  (1) 催化剂制备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第53-54页
  (2) 催化剂制备时间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第54-55页
  (3) 催化剂载体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第55-56页
  (4) 催化剂使用次数的影响第56-57页
  (5)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57-58页
  (6)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58-59页
  (7) CO/O_2进料比的影响第59-60页
 4 催化剂性能表征第60-66页
  (1) SEM分析第60-62页
  (2) XRD分析第62-65页
  (3) IR分析第65-66页
 5 小结第66-68页
四 连续反应装置上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的研究第68-104页
 1 前言第68页
 2 实验部分第68-69页
 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9-78页
  (1) 催化剂制备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第69-70页
  (2) 催化剂制备时间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第70-71页
  (3) 催化剂用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第71-72页
  (4) 催化剂使用次数的影响第72页
  (5) 载体SiO_2/Al_2O_3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第72-74页
  (6)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74-75页
  (7)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75-76页
  (8) CO/O_2进料比的影响第76-77页
  (9) 反应压力的影响第77-78页
 4 催化剂性能表征第78-101页
  (1) 表面结构分析第78-83页
  (2) SEM分析第83-89页
  (3) XRD分析第89-93页
  (4) XPS分析第93-96页
  (5) IR分析第96-101页
 5 小结第101-104页
五 间歇过程和连续过程的对比研究第104-108页
 1 前言第104-105页
 2 间歇过程和连续过程的比较第105-106页
 3 小结第106-108页
六 总结和建议第108-112页
 1 总结第108-110页
 2 建议第110-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8页
致谢第118-120页
发表论文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时滞边界反馈控制弹性梁系统的适定性和稳定性研究
下一篇:种植密度对芸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