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 第1-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1.2 选题的现实意义 | 第11-14页 |
1.2.1 国有企业集团组织结构优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第11-12页 |
1.2.2 面向BPR的组织结构是中国企业组织变革的必由之路 | 第12-13页 |
1.2.3 为适应中石油集团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 第13页 |
1.2.4 长庆局组织结构优化的战略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2 理论综述 | 第16-25页 |
2.1 组织转型理论 | 第16-18页 |
2.2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 | 第18-22页 |
2.3 管理幅度理论 | 第22-25页 |
3 长庆局组织结构现状评价 | 第25-34页 |
3.1 长庆局基本情况 | 第25-27页 |
3.2 长庆局四年来组织结构调整的简要回顾 | 第27页 |
3.3 长庆局组织结构现状及其评价 | 第27-34页 |
3.3.1 长庆局组织结构现状 | 第27-30页 |
3.3.2 长庆局组织结构现状的评价 | 第30-34页 |
4 长庆局组织结构优化的总体设计 | 第34-53页 |
4.1 长庆局组织结构优化的基本原则 | 第34-37页 |
4.1.1 顾客至上的原则 | 第34-35页 |
4.1.2 以人为本的原则 | 第35-36页 |
4.1.3 市场化的原则 | 第36-37页 |
4.1.4 适度分权原则 | 第37页 |
4.2 长庆石油勘探局管理体制的总体定位 | 第37-53页 |
4.2.1 三种基本的管理体制 | 第37-39页 |
4.2.2 确立长庆局母子公司型的管理体制 | 第39-45页 |
4.2.3 总体定位 | 第45-46页 |
4.2.4 母公司与CNPC及成员企业的法律关系、各自的权限 | 第46-47页 |
4.2.5 母公司对成员企业的控制方式 | 第47-48页 |
4.2.6 称谓置换 | 第48页 |
4.2.7 母公司管理职能及职能部门设置 | 第48-52页 |
4.2.8 长庆局母子公司管理体制的组织结构图 | 第52-53页 |
5 长庆局改制过渡时期的组织结构模式选择 | 第53-58页 |
5.1 选择事业部管理体制作为过渡时期的组织结构 | 第53页 |
5.2 事业部管理体制的模式设计 | 第53-58页 |
5.2.1 事业部管理体制的运作方式 | 第54-56页 |
5.2.2 事业部管理体制的设计框架 | 第56-58页 |
6 长庆局组织结构优化的实施对策 | 第58-68页 |
6.1 把长庆局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到“战略管理”的层次 | 第58页 |
6.2 保持自身的整体协调发展为油气主业服务 | 第58页 |
6.3 全方位对长庆局进行制度创新 | 第58-59页 |
6.4 为长庆局可持续发展储备优秀人才 | 第59-60页 |
6.4.1 建立机构开放的新型技术创新体系 | 第59页 |
6.4.2 建立有效的科技人才运行机制 | 第59-60页 |
6.4.3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 第60页 |
6.5 用好各项政策为长庆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寻找契机 | 第60页 |
6.6 创建学习型企业 | 第60-61页 |
6.7 加强信息化建设为推行“市场链管理”提供保证 | 第61-62页 |
6.7.1 加强信息化建设,使企业理顺业务流程成为可能 | 第61-62页 |
6.7.2 向“市场链”管理迈进 | 第62页 |
6.8 基于业务流程再造(BPR)进行组织结构优化 | 第62-68页 |
6.8.1 BPR要求企业彻底再造流程,打破职能部门的束缚 | 第62-63页 |
6.8.2 对组织结构优化的补充形式—基于流程再造基础上的项目团队构建 | 第63-68页 |
7 结论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