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竹论文

麻竹不同地理群体遗传变异分析及良种选育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1页
 1 竹类植物遗传改良研究进展第13-25页
  1.1 种质资源收集、研究及保存第14-15页
  1.2 良种繁育第15-20页
  1.3 遗传多样性研究第20-25页
 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25-28页
  2.1 研究背景第25-26页
  2.2 研究意义第26-28页
 3 论文的立题依据第28-29页
 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9-31页
  4.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9页
  4.2 研究技术路线第29-31页
第二章 不同产地麻竹群体表型性状的变异规律第31-5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1-34页
  1.1 样地选择与调查第31-32页
  1.2 林分选择与调查第32页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2-3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4-54页
  2.1 生长性状在群体间变异第35页
  2.2 不同地点麻竹群体内生长性状变异第35-40页
  2.3 不同产地麻竹群体表型性状与生态环境因子关系第40-54页
 3 讨论第54-57页
 4 小结第57-59页
第三章 不同产地麻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第59-8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1-64页
  1.1 麻竹叶片材料采集与处理第61-62页
  1.2 麻竹总DNA的提取第62-63页
  1.3 RAPD扩增体系的建立第63页
  1.4 引物筛选第63-64页
  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6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4-79页
  2.1 DNA纯度的检测第64-66页
  2.2 麻竹RAPD扩增体系优化第66-71页
  2.3 引物筛选第71-73页
  2.4 不同产地麻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第73-75页
  2.5 麻竹地理群体间遗传距离和聚类树状图第75-79页
 3 讨论第79-83页
 4 小结第83-85页
第四章 麻竹种内杂交育种研究第85-9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5-87页
  1.1 材料来源第85-86页
  1.2 方法第86页
  1.3 数据处理第86-8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7-95页
  2.1 麻竹开花生物学特性第87-90页
  2.2 控制授粉与结实第90-95页
 3 讨论第95-97页
 4 小结第97-99页
第五章 麻竹控制授粉种子特性及实生苗变异第99-118页
 1 研究地区概况与研究方法第99-100页
  1.1  研究地区概况第99-100页
  1.2 研究方法第100页
  1.3 数据处理方法第10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00-113页
  2.1 麻竹控制授粉种子变异第100-105页
  2.2 麻竹实生苗苗期生长节律第105-108页
  2.3 麻竹实生苗出笋量和竹笋高生长变异第108-113页
  2.4 竹笋高与地径的相关关系第113页
 3 讨论第113-116页
 4 小结第116-11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118-123页
 1 基本结论第118-121页
  1.1 生长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的变异第118页
  1.2 生长性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第118-119页
  1.3 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系数等遗传参数的估计第119页
  1.4 麻竹产地的初步区划第119页
  1.5 麻竹群体遗传多样性第119-120页
  1.6 麻竹种内杂交育种第120页
  1.7 控制授粉种子品质及苗期生长变异第120-121页
 2 讨论与建议第121-123页
  2.1 深化群体遗传结构,从DNA水平上完善麻竹遗传改良研究第121页
  2.2 有性制种、无性繁殖是麻竹发展的趋势第121-122页
  2.3 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结合是竹类植物遗传改良的有效途径第122-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46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第146-147页
致谢第147-148页
附图第148-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蒙古史传文学向历史小说的转型--《青史演义》与相关蒙汉文历史著作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论商业秘密的民法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