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思想及其绘画美学演进之研究
绪论 | 第1-11页 |
第一章 黄宾虹与国粹思想 | 第11-43页 |
第一节 国粹思想的形成 | 第13-19页 |
1 康有为与维新变法 | 第13-14页 |
2 章太炎与革命 | 第14-16页 |
3 国学与国粹 | 第16-17页 |
4 国粹思想的特征 | 第17-19页 |
第二节 黄宾虹的国粹思想形成 | 第19-25页 |
1 传统学问的基础 | 第19-23页 |
2 黄宾虹的维新思想 | 第23-25页 |
第三节 黄宾虹的国粹思想实践 | 第25-43页 |
1 重振汉学 | 第25-30页 |
2 以学术为主鼓吹革命 | 第30-36页 |
3 君学与民学 | 第36-38页 |
4 收西方文化的态度 | 第38-43页 |
第二章 黄宾虹与绘画美学思想 | 第43-75页 |
第一节 对“四王”的反思 | 第45-51页 |
第二节 包世臣与康有为 | 第51-56页 |
1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 第52-54页 |
2 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 | 第54-56页 |
第三节 黄宾虹的“浑厚华滋”绘画美学思想 | 第56-75页 |
1 浑厚华滋民族精神 | 第57-60页 |
2 学人画 | 第60-61页 |
3 道咸绘画中兴 | 第61-65页 |
4 追溯宋元、新安诸家 | 第65-69页 |
5 社会功能 | 第69-75页 |
第三章 黄宾虹的绘画实践与山水分期 | 第75-95页 |
第一节 黑密厚重的绘画实践 | 第75-84页 |
1 书画同源 | 第75-76页 |
2 五笔七墨 | 第76-79页 |
3 笔墨与写生的结合 | 第79-81页 |
4 打点气韵 | 第81-82页 |
5 中西大同 | 第82-84页 |
第二节 山水画分期 | 第84-95页 |
1 师古人时期 | 第84-85页 |
2 师造化时期 | 第85-88页 |
3 独创时期 | 第88-92页 |
4 黄宾虹与20世纪山水画变革 | 第92-95页 |
结论 | 第95-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8页 |
后记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