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42页 |
| ·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酸)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8页 |
| ·天然气在整个化工产业中的地位 | 第14-15页 |
| ·天然气中甲烷、乙烷转化中的难题 | 第15页 |
| ·天然气丙烷选择氧化及其意义 | 第15-17页 |
| ·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或酸的难点 | 第17-18页 |
| ·丙烷选择(氨)氧化制丙烯腈、丙烯酸和丙烯醛的研究 | 第18-35页 |
| ·丙烷选择(氨)氧化的催化体系 | 第18-22页 |
| ·钒磷氧类催化剂(VPO) | 第18-20页 |
| ·杂多酸类催化剂(HPCs) | 第20-21页 |
| ·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MMO) | 第21-22页 |
| ·几种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介绍 | 第22-27页 |
| ·Bi-Mo-V-O催化剂体系 | 第22-23页 |
| ·TeMo_5O_(16)催化剂体系 | 第23页 |
| ·Ag-Mo-P-O催化剂体系 | 第23-24页 |
| ·Mo-V-Te-(Nb)-(P)-O催化剂体系 | 第24-25页 |
| ·高分散分离活性位催化剂-负载型催化剂 | 第25-27页 |
| ·丙烷选择氧化催化剂的影响因素 | 第27-33页 |
| ·原料配比的影响 | 第27-29页 |
| ·晶格氧氧流动和氧化还原能力 | 第29-32页 |
| ·酸性的影响 | 第32页 |
| ·元素价态的影响 | 第32-33页 |
| ·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或丙烯酸的机理 | 第33-35页 |
|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35-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2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42-47页 |
| ·催化剂制备 | 第42-43页 |
| ·实验所用试剂 | 第42页 |
| ·催化剂制备方法 | 第42-43页 |
|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 第43-45页 |
| ·催化剂表征 | 第45-47页 |
| ·粉末X射线衍射(XRD) | 第45页 |
|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第45页 |
| ·TG/DTG | 第45页 |
| ·激光拉曼光谱 | 第45页 |
| ·XPS光电子能谱 | 第45-46页 |
| ·NH_3-TPD | 第46页 |
| ·TPRO | 第46页 |
| ·TPO | 第46页 |
| ·O_2-TPD | 第46页 |
| ·异丙醇氧化 | 第46-47页 |
| 第三章 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催化剂研究 | 第47-64页 |
| 第一节 Bi-Mo-V体系对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的研究 | 第47-54页 |
| 前言 | 第47页 |
| ·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第47-50页 |
| ·V掺杂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 ·反应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8-49页 |
| ·反应空速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 ·催化剂表征 | 第50-54页 |
| 第二节 负载型催化剂对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的研究 | 第54-62页 |
| 前言 | 第54页 |
| ·MoVTe/SiC催化剂对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的催化性能 | 第54-57页 |
| ·不同负载量对MoV_(0.1)Te_(0.15)O_n/SiC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 第54-55页 |
| ·P添加对MoVTe/SiC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 第55-56页 |
| ·反应温度对MoV_(0.1)Te_(0.15)P_(0.05)SiC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 第56-57页 |
| ·催化剂构效关系初探 | 第57-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
| 第四章 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酸Mo-V-Te-Nb-(P)-O催化剂研究 | 第64-116页 |
| 前言 | 第64-66页 |
| 第一节 Mo_aTe_bV_xNb_yO_n催化剂不同V/Nb比的研究 | 第66-84页 |
| ·Mo_aTe_bV_xNb_yO_n不同V/Nb比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第66-69页 |
| ·催化剂表征 | 第69-80页 |
| ·催化剂的相结构 | 第69-70页 |
| ·催化剂的表面性质表征 | 第70-74页 |
| ·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和氧流动性 | 第74-78页 |
| ·异丙醇氧化 | 第78-80页 |
| ·催化剂的构效关系讨论 | 第80-84页 |
| ·表面性质构效关系讨论 | 第80-81页 |
| ·氧化还原能力和氧流动讨论 | 第81-82页 |
| ·丙烷速控步骤讨论 | 第82-84页 |
| 第二节 不同Mo/Te比的Mo-V-Te-Nb-O催化剂对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酸的研究 | 第84-95页 |
| ·不同Mo/Te比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第84-87页 |
| ·催化剂表征 | 第87-92页 |
| ·催化剂的相结构 | 第87-88页 |
| ·催化剂的表面性质表征 | 第88-89页 |
| ·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和氧流动性 | 第89-92页 |
| ·催化剂的构效关系讨论 | 第92-95页 |
| ·表面性质构效关系讨论 | 第92-93页 |
| ·氧化还原能力和氧流动性讨论 | 第93-95页 |
| 第三节 不同V/Nb比Mo_aTe_bV_xNb_yO_n催化剂对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酸反应条件的研究 | 第95-101页 |
| ·Mo_aTe_bV_xNb_yO_n(a/b=5.95)催化剂评价 | 第95-96页 |
| ·不同水量对催化剂的影响 | 第96-97页 |
| ·不同氧烷比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97-98页 |
| ·不同反应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98-99页 |
| ·不同空速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99-101页 |
| 第四节 不同P含量的P_zMo_aTe_bV_xNb_yO_n催化剂对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酸的研究 | 第101-113页 |
| 前言 | 第101页 |
| ·P_zMo_aTe_bV_xNb_yO_n(a/b=8.32,a/x=6.63,x/y=1.18)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第101-103页 |
| ·催化剂表征 | 第103-109页 |
| ·催化剂的相结构 | 第103页 |
| ·催化剂的表面性质表征 | 第103-106页 |
| ·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和氧流动性 | 第106-108页 |
| ·异丙醇氧化 | 第108-109页 |
| ·催化剂的构效关系讨论 | 第109-113页 |
| ·表面性质构效关系讨论 | 第109-110页 |
| ·氧化还原能力和氧流动讨论 | 第110-112页 |
| ·异丙醇氧化讨论 | 第112-11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4-116页 |
| 致谢 | 第116-11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