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导论:范畴·方法·框架 | 第12-26页 |
(一) “执政方略”内涵 | 第12-13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3-21页 |
(三) 思路与方法 | 第21-24页 |
(四) 基本框架 | 第24-26页 |
一、党的执政历程 | 第26-50页 |
(一) 根据地探索 | 第26-30页 |
(二) 改革开放前初步实践与误区 | 第30-44页 |
(三) 新时期实践 | 第44-50页 |
二、党的执政理论 | 第50-65页 |
(一) 执政指导思想 | 第50-53页 |
(二) 执政本质 | 第53-57页 |
(三) 执政功能 | 第57-60页 |
(四) 执政目标 | 第60-65页 |
三、党的执政基础 | 第65-88页 |
(一) 执政合法性基础 | 第65-68页 |
(二) 巩固经济基础 | 第68-70页 |
(三) 拓展政治基础 | 第70-79页 |
(四) 夯实文化基础 | 第79-88页 |
四、党的执政机制 | 第88-110页 |
(一) 权力运行机制 | 第88-93页 |
(二) 权力监督机制 | 第93-106页 |
(三) 政治参与机制 | 第106-110页 |
五、党的执政方式 | 第110-127页 |
(一) 计划经济与以人治国 | 第110-111页 |
(二) 市场经济与执政方式制度性转型 | 第111-113页 |
(三) 依法治国及其基本原则 | 第113-121页 |
(四)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 第121-127页 |
六、党的现代化建设 | 第127-148页 |
(一) 世界政党现代化发展趋势 | 第127-130页 |
(二) 党的建设面临的挑战 | 第130-132页 |
(三) 党的现代化建设基本思路 | 第132-148页 |
结语 | 第148-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150-159页 |
后记 | 第159-16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第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