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炼铁论文--炼铁厂论文

高炉煤气余压发电装置中炉顶压力稳定性分析与控制试验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26页
 1.1 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TRT)技术概述第11-18页
  1.1.1 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TRT)技术特点第12-15页
  1.1.2 TRT系统技术发展概述及发展趋势第15-18页
 1.2 TRT装置中顶压稳定性控制的重要性第18-19页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内容与意义第19-22页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结构第22-23页
 1.5 论文的立项与成果奖励第23-24页
 1.6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24-26页
第二章 顶压稳定性的流体力学模型与数学求解第26-45页
 2.1 安装TRT装置的高炉炼铁管路系统的构成第26-27页
 2.2 顶压稳定性因素分析第27-30页
 2.3 管路系统流动的静态分析第30-32页
 2.4 管路系统动态瞬变分析第32-43页
  2.4.1 特征线方程第32-33页
  2.4.2 特征线方程的网格差分格式第33-35页
  2.4.3 单管混合问题的特征线差分方法第35-36页
  2.4.4 管网模拟计算第36-39页
  2.4.5 Newton-Raphson迭代法第39-43页
 2.5 顶压稳定性的控制计算第43-45页
第三章 高炉TRT装置的管路系统参数的确定第45-65页
 3.1 气路系统中管件的阻尼系数计算第45-49页
  3.1.1 直管中摩擦损失计算公式第45-49页
  3.1.2 局部阻力损失第49页
 3.2 高炉内的基本情况第49-51页
 3.3 高炉鼓风机的气动特性第51-57页
  3.3.1 高炉生产对高炉鼓风机的要求第52-53页
  3.3.2 高炉鼓风机的型式第53-54页
  3.3.3 高炉鼓风机的特性曲线第54-57页
 3.4 透平机运行特性及其三元性能计算第57-65页
第四章 顶压稳定性自动控制器的设计第65-82页
 4.1 传统的PID控制第65-71页
  4.1.1 P调节第66页
  4.1.2 I调节第66-68页
  4.1.3.D调节第68页
  4.1.4.PID调节第68-70页
  4.1.5 PID控制的优缺点第70-71页
 4.2.模糊控制(Fuzzy Logic Control)第71-77页
  4.2.1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第71-73页
  4.2.2 模糊化第73页
  4.2.3 模糊推理第73-74页
  4.2.4 去模糊化第74页
  4.2.5 模糊控制器设计步骤第74-75页
  4.2.6 模糊控制的优缺点第75-77页
 4.3.混合式专家控制器第77-82页
  4.3.1 知识基第77-79页
  4.3.2 推理机构第79页
  4.3.3 仿真和应用研究第79-80页
  4.3.4 TRT装置运行过程中相关参数控制第80-82页
第五章 顶压稳定性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第82-100页
 5.1 控制系统的目标与功能第82-83页
 5.2 STPC控制软件设计的基本思想第83-84页
 5.3 STPC控制系统的具体功能介绍第84-100页
  5.3.1.STPC软件上位系统的基本功能介绍第84-92页
  5.3.2.PLC系统第92-100页
第六章 TRT装置顶压稳定性的实验第100-126页
 6.1 实验装置及其设备第100-107页
  6.1.1 TRT装置模拟试验台的设计与制造第100-101页
  6.1.2 模拟试验台设备介绍第101-107页
 6.2 实验内容和步骤第107-108页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08-126页
  6.3.1 TRT装置模拟试验台风源风机试验结果第108-111页
  6.3.2 TRT顶压稳定试验装置阀门及静叶测试结果第111-116页
  6.3.3 顶压波动静叶调节控制第116-119页
  6.3.4 紧急切换控制第119-126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26-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3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37-138页
致谢第138-139页
附件第139-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循环流化床换热器中的流动、传热和防、除垢研究
下一篇:甲烷在常压和高压下溶解度的测定与计算--有溶剂的天然气汽车燃料的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