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科学、科学研究论文--科学研究理论论文--科学学论文

科技传播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前 言第1-9页
第一章 科技传播的界定第9-19页
   ·传播的含义第9-10页
     ·传播第9页
     ·传播与其相近概念的关系第9-10页
   ·科学概述第10-12页
     ·历史上关于科学的各种认识第10-12页
     ·对科学的系统认识第12页
   ·科技传播的界定第12-19页
     ·对科技传播的不同理解第12-14页
     ·科技传播的界定第14-19页
第二章 科技传播系统及其结构与一般模式第19-31页
   ·系统与科技传播系统概述第19-21页
     ·系统及其特征第19-21页
     ·科技传播系统概述第21页
   ·科技传播系统的要素第21-23页
     ·传播者第21-22页
     ·传播内容第22页
     ·传播媒介第22-23页
     ·受传者第23页
   ·科技传播系统的层次结构及其特性第23-31页
     ·科技传播系统的层次结构第23-25页
     ·科技传播的一般模式第25-29页
     ·科技传播的类型和特性第29-31页
第三章 我国科技传播系统的现状第31-41页
   ·公众科学素养的现状第31-33页
     ·公众科学素养的内涵第31-32页
     ·我国的公众科学素养的现状第32-33页
   ·科技传播渠道的现状第33-37页
     ·杂志、报纸、图书状况第33-35页
     ·影视科技传播的现状第35页
     ·科普场馆与设施状况第35-36页
     ·网络科技传播状况第36-37页
     ·学校科技传播的现状第37页
   ·科技传播的内容与形式状况第37-38页
     ·科技传播内容的情况第37页
     ·科技传播形式的现状第37-38页
   ·科技传播活动的主体情况第38-40页
     ·国家政府机构第38-39页
     ·媒体第39页
     ·企业第39-40页
     ·社会公众与社会组织第40页
   ·现状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加强我国科技传播系统建设的对策分析第41-52页
   ·我国科技传播系统建设的必要性与建设定位第41-43页
     ·必须大力加强科技传播系统建设第41-42页
     ·科技传播系统的建设定位第42-43页
   ·我国科技传播系统的环境建设第43-46页
     ·政策制度体系建设第43-44页
     ·文化体系建设第44-46页
   ·我国科技传播系统的渠道建设第46-49页
     ·加强传播技术体系建设第46页
     ·加强科普场馆建设第46-47页
     ·充分利用各种电子传媒(广播、电视和因特网)第47-48页
     ·科普创作及其队伍建设第48页
     ·加强教育改革第48-49页
   ·我国科技传播系统的观念与内容建设第49-52页
     ·转变科技传播观念第49-50页
     ·调整科技传播内容的比重第50-51页
     ·科技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多元化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有股减持的研究
下一篇:我国科技信用问题的制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