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法理分析--兼谈“法制现代化”话语中的中国民事诉讼改革

内容提要第1-14页
绪论第14-19页
上篇 当事人诉讼权利之法理分析第19-83页
 一、 当事人诉讼权利之内涵与性质剖析第20-27页
  (一) 诉权: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基础和前提第20-25页
   1. 对诉权学说以及我国学界研究现状的简单评介第20-22页
   2. 程序性公法基本权及其延伸:对诉权以及诉讼权利的属性思考第22-25页
  (二) 诉讼行为:当事人诉讼权利之载体第25-27页
 二、 程序利益:当事人诉讼权利分析的逻辑起点第27-52页
  (一) 当事人之程序主体地位分析第28-33页
   1. 主体性基本内涵分析第28-31页
   2. 从法权主体到程序主体:对当事人主体性之现实关怀与法律显现第31-33页
  (二) 当事人之程序需求:当事人程序利益分析之起点第33-51页
   1. 冲突形式和对抗方式的转换媒介:诉讼程序之于当事人之功能意义第33-35页
   2. 当事人之程序需求分析第35-51页
  (三) 对当事人程序需求的满足:当事人程序利益形成过程考察第51-52页
   1. 当事人程序需求:当事人程序利益形成的主体条件第51页
   2. 民事诉讼权利:当事人程序利益形成的客体条件第51-52页
   3. 民事诉讼关系:当事人程序利益形成的社会基础第52页
 三、 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生成机制的一般性考察第52-83页
  (一) 法对各诉讼主体之间利益冲突的干预和调适:当事人诉讼权利产生的直接原因第52-54页
  (二) 选择:当事人诉讼权利生成的重要环节第54-63页
   1. 主体选择:当事人程序利益向程序权利转化的中间环节第54-55页
   2. 社会选择:当事人诉讼权利生长的社会条件第55-63页
  (三) 法对主体程序利益的认可与配置: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最终形成第63-73页
   1. 法对当事人程序利益予以认可和配置的基准:一种基于制度公正视角的考察第63-69页
   2. 法对当事人程序利益予以认可与保护的实在化:当事人诉讼权利规范第69-73页
  (四) 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形态划分第73-78页
   1. 依据权利对象和内容进行的权利形态划分第73-78页
   2. 依据权利的外在形式特点进行的权利形态划分第78页
  (五) 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失效第78-83页
   1. 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而导致的权利失效第78-82页
   2. 当事人懈怠行使权利而导致的权利失效第82-83页
下篇 中国民事诉讼改革当中当事人权利机制的重塑:一种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个案分析第83-142页
 一、 问题的提出:中国民事诉讼改革的路径选择第83-103页
  (一) 背景解读:现代与反现代话语交织中的中国法制现代化第84-92页
   1. 悖论中的中国现代化进程第84-85页
   2.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处境第85-92页
  (二) “西”与“东”之间的徘徊与抉择:中国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过去和现在第92-101页
  (三) 站在当代思想“风口”的启蒙:当代中国民事诉讼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第101-103页
 二、 当事人程序自主性的构建:中国民事诉讼从传统到现代的必由之路第103-117页
  (一) 传统民事诉讼中的“法官之治”与当事人程序自主性的缺失:以现行民诉法为对象的分析第103-111页
   1. 司法救济过程中的“法(院)官之治”:中国传统民事诉讼的特征分析第103-107页
   2. 当事人程序自主性的缺失:“法官之治”下面的阴影与危机第107-111页
  (二) 中国民事诉讼的“程序之治”走向与当事人程序自主性的建构第111-113页
   1. 从“法官之治”到“程序之治”:中国民事诉讼历史发展的必然第111-112页
   2. 当事人程序自主性的建构:一个核心问题第112-113页
  (三) 当事人权利机制的重塑:一种可能的路径选择第113-117页
   1. 民事诉讼改革的“放权”思路与当事人程序自主性建构第114-116页
   2. 传统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权利机制的匮乏与当事人权利机制的重塑第116-117页
 三、 当事人权利机制的重塑:一种关于中国民事诉讼现代化的整体构思第117-142页
  (一) 观念启蒙与制度扶植:关于中国民事诉讼现代化的宏观思考第117-134页
   1. 民众启蒙:民事诉讼现代化的文化基础构筑第117-119页
   2. 当事人诉讼权利体系的扩充与完善: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宏观构思第119-134页
  (二) 当事人诉讼权利规范的转型与权利保障的程序化:关于中国民事诉讼现代化的中观思考第134-137页
   1. 经济体制转轨与权利规范转型第134-135页
   2. 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程序保障与权利规范的改造第135-137页
  (三) 审判者的职责恪守与当事人合理行权:关于中国民事诉讼现代化的微观思考第137-142页
   1. 权利保障:民事诉讼中的“裁判伦理”第137-140页
   2. 合理行权:民事诉讼中的“竞技伦理第140-142页
结语第142-144页
参考文献第144-151页
后记第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及锚杆支护研究
下一篇:试析全球化时代国际法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