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1页 |
1.1 数控技术的发展 | 第10-14页 |
1.1.1 数控系统技术的发展历程 | 第10-12页 |
1.1.2 现代数控系统的技术特征 | 第12-13页 |
1.1.3 国产数控系统技术的发展 | 第13-14页 |
1.2 数控系统开放体系结构的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1.2.1 数控系统开放体系结构的产生背景 | 第14-15页 |
1.2.2 开放体系结构数控系统的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安排 | 第19-21页 |
1.3.1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3.2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数控系统体系结构分析 | 第21-34页 |
2.1 数控系统体系结构的概念 | 第21-22页 |
2.2 专用型CNC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22-25页 |
2.2.1 专用型CNC系统的硬件结构 | 第22-25页 |
2.2.2 专用型CNC系统的软件结构 | 第25页 |
2.3 开放式数控系统体系结构 | 第25-29页 |
2.3.1 开放体系结构的概念 | 第26-27页 |
2.3.2 数控系统体系结构的开放途径 | 第27-28页 |
2.3.3 基于PC的开放式体系结构 | 第28-29页 |
2.4 开放式CNC系统的概念设计 | 第29-32页 |
2.4.1 开放式CNC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29-30页 |
2.4.2 开放体系结构CNC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30-31页 |
2.4.3 开放体系结构CNC系统平台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开放式数控系统硬件体系结构及其实现技术 | 第34-54页 |
3.1 数控系统硬件开放的要求与实现策略 | 第34-36页 |
3.1.1 标准化总线技术支持硬件模块的公用 | 第34-35页 |
3.1.2 基于规范的接口协议实现硬件模块的集成与互操作 | 第35页 |
3.1.3 充分应用PC技术支持系统的快速开发与技术更新 | 第35-36页 |
3.2 开放式CNC系统的硬件结构与总线选择 | 第36-44页 |
3.2.1 基于PC的开放式CNC系统硬件结构 | 第36-38页 |
3.2.2 网络协议的选择 | 第38-41页 |
3.2.3 CAN总线原理与特点 | 第41-44页 |
3.3 基于CAN总线的开放式CNC系统硬件实现技术 | 第44-53页 |
3.3.1 开放式CNC系统硬件总体结构 | 第44-45页 |
3.3.2 CAN适配器设计 | 第45-48页 |
3.3.3 轴伺服接口模块设计 | 第48-50页 |
3.3.4 PMC模块设计 | 第50-52页 |
3.3.5 操作面板I/0模块设计 | 第52-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基于组件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的软件结构 | 第54-75页 |
4.1 数控系统软件开放的目标 | 第54-55页 |
4.2 基于COM的组件化软件开发方法及其软件重用性 | 第55-60页 |
4.2.1 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及其特点 | 第55-56页 |
4.2.2 COM规范及其特点 | 第56-59页 |
4.2.3 基于COM规范开发开放式数控系统软件的优势 | 第59-60页 |
4.3 开放式数控系统软件结构的建模与描述 | 第60-67页 |
4.3.1 面向对象的数控系统静态功能模型 | 第60-63页 |
4.3.2 基于行为的数控系统动态交互模型 | 第63-67页 |
4.4 基于COM的开放式数控系统软件开发技术 | 第67-73页 |
4.4.1 数控系统的组件化软件结构 | 第67-69页 |
4.4.2 基于COM的数控组件定义 | 第69-70页 |
4.4.3 数控组件的开发 | 第70-71页 |
4.4.4 数控系统的组件化集成 | 第71-7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五章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曲线插补算法研究 | 第75-96页 |
5.1 传统CNC插补的不足 | 第75-76页 |
5.2 样条曲线的脉冲增量插补算法 | 第76-83页 |
5.2.1 参数样条插补的基本思想 | 第76-77页 |
5.2.2 三次曲线的DDA增量插补算法 | 第77-81页 |
5.2.3 样条曲线的多轴联动插补算法及进给速度控制 | 第81-83页 |
5.3 参数曲线的时间分割插补算法 | 第83-88页 |
5.3.1 时间分割插补原理 | 第83-84页 |
5.3.2 现有的插补算法 | 第84-85页 |
5.3.3 自适应插补算法 | 第85-87页 |
5.3.4 算例与结论 | 第87-88页 |
5.4 NURBS曲线高速高精度加工的插补控制 | 第88-95页 |
5.4.1 NURBS曲线实时插补的概念 | 第88-89页 |
5.4.2 NURBS曲线的实时插补算法 | 第89-92页 |
5.4.3 插补性能分析与进给速度自适应控制 | 第92-94页 |
5.4.4 算法特点 | 第94-9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6-99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96-97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