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带钢温度及轧辊温度场模拟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国内外冷轧带钢温度研究概况 | 第10页 |
·国内外轧辊温度场研究概况 | 第10-15页 |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冷轧带钢温度计算 | 第17-31页 |
·预位移—滑动摩擦模型简介 | 第17-18页 |
·轧制变形区各部分的长度计算 | 第18-23页 |
·各区间单位轧制力分布 | 第19-20页 |
·接触区长度 | 第20-23页 |
·轧件热生成的数学模型 | 第23-25页 |
·轧件的变形热模型 | 第23-24页 |
·接触表面的摩擦热模型 | 第24-25页 |
·热量从轧件进入轧辊的数学模型 | 第25-28页 |
·接触表面的热传导 | 第25-28页 |
·摩擦热分配模型 | 第28页 |
·冷轧过程变形区内带钢温度计算 | 第28页 |
·冷轧带钢轧后的温度计算 | 第28-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带钢温度计算软件开发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46页 |
·冷轧带钢温度计算软件开发 | 第31-33页 |
·软件开发环境 | 第31页 |
·软件的功能简介 | 第31-33页 |
·冷轧带钢温度计算软件的验证 | 第33-38页 |
·现场轧制实验条件 | 第33-37页 |
·现场轧制实验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带钢温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42页 |
·带钢温度的模拟条件 | 第38-39页 |
·摩擦系数的影响 | 第39-40页 |
·张应力的影响 | 第40-41页 |
·加工硬化的影响 | 第41-42页 |
·轧辊温度对带钢温度的影响 | 第42页 |
·冷轧带钢轧后温度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5页 |
·带材出口温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乳化液的影响 | 第43-44页 |
·带材速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轧辊温度场模拟模型的建立 | 第46-56页 |
·温度场有限元模拟基本理论 | 第46-51页 |
·微元体内的能量守恒 | 第46-47页 |
·导热微分方程 | 第47-49页 |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49页 |
·有限元计算公式 | 第49-51页 |
·轧辊温度场模拟模型的建立及边界条件处理 | 第51-55页 |
·模型的建立及网格的划分 | 第51-52页 |
·初始条件 | 第52-53页 |
·轧辊接触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53-55页 |
·轧件与轧辊接触热传导 | 第53页 |
·乳化液与轧辊的热传导 | 第53-54页 |
·空气与轧辊的热传导 | 第54页 |
·支撑辊与工作辊的接触热传导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轧辊温度场的有限元模拟 | 第56-63页 |
·模拟条件及参数 | 第56页 |
·模拟结果的分析 | 第56-62页 |
·轧辊初始温度的对轧辊温度场的分析 | 第56-58页 |
·冷却方式对轧辊温度场的影响 | 第58-59页 |
·冷却强度对轧辊温度场的影响 | 第59-61页 |
·轧制速度对轧辊温度场的影响 | 第61页 |
·带钢温度对轧辊温度场的影响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