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网络处理中I~3O缓冲调度模型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研究背景第12-15页
     ·网络中的QoS第12-15页
   ·网络处理中的I~3O模型第15-16页
   ·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第16-17页
   ·本课题的主要贡献第17页
   ·论文结构第17-18页
第二章 报文重组缓冲调度相关研究第18-31页
   ·报文缓冲队列调度算法第18-26页
     ·基于速率的调度算法第18-22页
     ·基于延迟的调度算法第22-24页
     ·基于服务曲线的算法第24-25页
     ·调度算法性能分析比较第25-26页
   ·输入缓冲交换开关模型中的报文重组第26-28页
   ·多通道ATM信元重组第28-29页
   ·相关研究总结第29-31页
第三章 报文重组缓冲调度模型研究第31-42页
   ·I~3O模型调度算法研究第31-34页
     ·I~3O报文缓冲队列调度算法第31-33页
     ·I~3O模型和连续型调度算法评价第33-34页
   ·CI~3O模型及调度算法研究第34-42页
     ·CI~3O模型结构第34-36页
     ·CI~3O模型调度算法第36-37页
     ·CI~3O系统QoS性能分析第37-42页
第四章 CI~3O模型及调度算法的E1线卡中的实现第42-57页
   ·E1线卡中的E1 FPGA第42-43页
   ·参数设置第43-44页
   ·E1 FPGA模块结构第44-45页
   ·报文重组缓冲区控制第45-55页
     ·接收链路控制第46-47页
     ·发送链路控制第47-48页
     ·DMU接收控制第48-49页
     ·DMU发送控制第49页
     ·多路开关第49-51页
     ·轮转访存调度器第51-52页
     ·报文接收区选择器第52-53页
     ·缓冲区编址和报文存储区指针组第53-55页
     ·SRAM控制器第55页
   ·E1 FPGA的实现第55-57页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第57-59页
   ·总结第57页
   ·展望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据网格中跨虚拟社区的协同共享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大容量TCAM规则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