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铽对辣根过氧化物酶生态毒理效应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 ·稀土植物生态毒理学研究 | 第7-10页 |
| ·稀土植物生态毒理效应 | 第7-8页 |
| ·稀土作用机理探讨 | 第8-10页 |
| ·辣根过氧化物酶概述 | 第10-13页 |
| ·植物过氧化物酶生理功能与重金属胁迫的关系 | 第10-11页 |
|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分子结构特征 | 第11-12页 |
|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机制 | 第12-13页 |
|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 第13页 |
| ·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立题依据 | 第13-14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稀土铽对辣根的生态生理效应 | 第15-24页 |
| ·引言 | 第1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5-18页 |
| ·试剂 | 第15-16页 |
| ·仪器 | 第16页 |
| ·实验材料培养和处理 | 第16页 |
| ·实验方法 | 第16-18页 |
| ·数据处理 | 第1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8-22页 |
| ·稀土铽对辣根质膜透性的影响 | 第18-19页 |
| ·稀土铽对辣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19-20页 |
| ·稀土铽对辣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0页 |
| ·稀土铽对辣根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20-21页 |
| ·稀土铽对辣根可溶性蛋白质的影响 | 第21页 |
| ·稀土铽对辣根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影响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第24-32页 |
| ·引言 | 第2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7页 |
| ·试剂 | 第24-25页 |
| ·仪器 | 第25-26页 |
| ·实验材料培养和处理 | 第26页 |
|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1页 |
| ·CM-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 | 第27-28页 |
| ·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 | 第28-29页 |
|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纯度鉴定 | 第29页 |
| ·辣根过氧化物酶分子量测定 | 第29-30页 |
| ·辣根过氧化物酶中金属含量测定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辣根过氧化物酶性质研究 | 第32-40页 |
| ·引言 | 第3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 ·试剂 | 第32页 |
| ·仪器 | 第32-33页 |
|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9页 |
| ·辣根过氧化物酶最适反应pH 值 | 第34页 |
| ·辣根过氧化物酶最适反应温度 | 第34页 |
| ·辣根过氧化物酶反应动力学性质 | 第34-36页 |
|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电化学分析 | 第36-38页 |
|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第38页 |
|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荧光光谱分析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40-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