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1 前言 | 第13-2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3页 |
| ·植物铝毒害机理 | 第13-16页 |
| ·植物的耐铝机制 | 第16-19页 |
| ·植物细胞的程序性死亡(PCD) | 第19-21页 |
| ·细胞凋亡及其与线粒体的关系 | 第21-23页 |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23-24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30页 |
| ·供试材料 | 第24页 |
| ·测定内容和方法 | 第24-29页 |
| ·花生幼苗的培养 | 第24页 |
| ·耐铝品种的筛选 | 第24页 |
| ·根尖苏木精染色 | 第24页 |
| ·根尖铝含量的测定 | 第24-25页 |
| ·花生根尖PCD的鉴定 | 第25页 |
| ·线粒体的提取 | 第25页 |
| ·线粒体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含量的测定 | 第25-27页 |
| ·线粒体过氧化氢(H_2O_2)含量的测定 | 第27页 |
| ·线粒体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第27页 |
| ·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 第27页 |
| ·线粒体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 第27-28页 |
| ·线粒体线粒体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 | 第28页 |
| ·线粒体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测定 | 第28页 |
| ·线粒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测定 | 第28页 |
| ·线粒体Ca~(2+)含量测定 | 第28-29页 |
| ·线粒体Ca~(2+)-ATP酶活性测定 | 第29页 |
| ·线粒体膜通透性的测定 | 第29页 |
| ·线粒体膜电位的测定 | 第29页 |
| ·线粒体细胞色素(Cytochrome,Cyt)c/a比值的测定 | 第29页 |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9页 |
| ·课题来源 | 第29-30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46页 |
| ·耐铝和铝敏感品种的筛选 | 第30-31页 |
| ·两个耐铝不同的花生品种根尖铝含量的测定 | 第31-32页 |
| ·根尖的苏木精染色 | 第32-33页 |
| ·PCD的鉴定 | 第33-35页 |
| ·产生PCD条件下根尖铝含量的变化 | 第35-36页 |
| ·铝胁迫对根尖线粒体O_2~(·-)、H_2O_2及MDA含量的影响 | 第36-38页 |
| ·铝胁迫对根尖线粒体SOD、CAT和POD活性的影响 | 第38-40页 |
| ·铝胁迫对根尖线粒体APX和GSH-Px活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 ·铝胁迫对根尖线粒体Ca~(2+)-ATP酶活性和Ca~(2+)含量的影响 | 第41-43页 |
| ·铝胁迫对根尖线粒体PTP开放、△ψ、Cyt c/a的影响 | 第43-46页 |
| 4 结果与讨论 | 第46-53页 |
| ·花生耐铝能力与PCD发生 | 第46-47页 |
| ·铝胁迫对花生根尖线粒体膜脂过氧化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第47-49页 |
| ·铝胁迫对花生根尖线粒体Ca~(2+)-ATP酶活性和Ca~(2+)含量的影响 | 第49页 |
| ·铝胁迫对花生根尖线粒体PTP开放,△ψ,Cyt c/a的影响 | 第49-51页 |
| ·小结 | 第51-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2页 |
| 附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