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等离子波波导的基础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次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32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集成光学 | 第10-11页 |
·纳米光电子学 | 第11-12页 |
·表面等离子体光子学(plasmonics) | 第12-14页 |
·研究现状 | 第14-25页 |
·一维亚波长结构 | 第14-18页 |
·二维亚波长结构 | 第18-22页 |
·其他应用 | 第22-24页 |
·机遇与挑战 | 第24-25页 |
·表面等离子波的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2 表面等离子波基本原理 | 第32-46页 |
·金属的光频特性 | 第32-35页 |
·表面等离子波 | 第35-45页 |
·基本原理 | 第35-38页 |
·K空间分析突破衍射极限原理 | 第38-39页 |
·增益介质的损耗补偿 | 第39-42页 |
·表面等离子波的束缚电荷分布 | 第42-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3 三层对称金属波导分析 | 第46-58页 |
·三层介质-金属-介质(IMI)对称结构 | 第46-50页 |
·三层金属-介质-金属(MIM)对称结构 | 第50-54页 |
·几何形状和亚波长限制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4 高限制的槽形结构 | 第58-68页 |
·结构设计与基本特性 | 第58-61页 |
·限制性分析 | 第61-64页 |
·FDTD模拟 | 第64-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
5 金属颗粒阵列特性与应用 | 第68-80页 |
·单列金属颗粒阵列 | 第68-74页 |
·双列金属颗粒阵列 | 第74页 |
·交错金属颗粒阵列与超短分束器 | 第74-77页 |
·损耗 限制性 场增强效应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总结 | 第80-81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81-82页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