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耳鼻咽喉肿瘤论文--咽肿瘤论文

鼻咽癌高癌家系体质证型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1-12页
英文摘要第12-22页
前言第22-24页
第一部分 鼻咽癌高癌家系成员体质特征调查第24-30页
 1.材料与方法第24-26页
   ·研究对象第24页
   ·调查方法第24-25页
   ·资料整理第25页
   ·统计方法第25-2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6-30页
   ·一般资料第26页
   ·鼻咽癌高癌家系核心成员的体质分布情况第26-28页
   ·体质症候积分情况比较第28-30页
第二部分 鼻咽癌高癌家系鼻咽癌患者鼻咽原发灶瘤组织蛋白质组的2.DE分析第30-5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0-43页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第30-31页
   ·主要试剂第31-32页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32-37页
   ·研究研究对象、标本来源及相关标准要求第37-38页
   ·实验方法第38-43页
 2.结果与分析第43-57页
   ·各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特征比较第43-45页
   ·各组之间的2-DE细节图及蛋白质表达量比较第45-57页
第三部分 鼻咽癌高癌家系患者鼻咽原发灶瘤组织蛋白质组质谱鉴定第57-72页
 1.材料与方法第57-58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57-58页
   ·质谱鉴定标本材料来源第58页
 2.实验方法第58-61页
   ·差异表达蛋白质谱鉴定前的酶解第58-59页
   ·质谱分析第59-60页
   ·质谱分析资料的数据库查询第60-61页
 3.结果与分析第61-72页
   ·高癌家系鼻咽癌患者湿热体质组对高癌家系鼻咽癌患者气虚体质组肽质指纹图比较分析及蛋白质点鉴定第62-64页
   ·高癌家系鼻咽癌患者组对正常人组肽质指纹图比较分析及蛋白质点鉴定第64-67页
   ·高癌家系鼻咽癌患者组对散发性鼻咽癌组肽质指纹图比较分析及蛋白质点鉴定第67-69页
   ·主要差异蛋白质表达活性的组间比较第69-72页
第四部分 讨论第72-93页
 1.中医体质病理学的遗传学基础及其与鼻咽癌发病因素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第72-76页
   ·体质的遗传学基础及其生理与病理意义第72-73页
   ·鼻咽癌发病的遗传易感性特征第73-74页
   ·病理体质与鼻咽癌发病的病机关系第74-76页
 2.鼻咽癌高癌家系核心成员的中医体质病理学特征第76-80页
   ·鼻咽癌发病的家族聚集现象—高癌家系第76-77页
   ·鼻咽癌高癌家系核心成员中鼻咽癌发病聚集现象的遗传学基础第77-79页
   ·鼻咽癌高癌家系核心成员的病理体质特征第79-80页
 3.鼻咽癌高癌家系核心成员病理体质证候的蛋白质组学基础第80-83页
   ·病理体质证候的生物学基础—蛋白质组第80-81页
   ·蛋白质组学与肿瘤病机及诊断研究第81-82页
   ·鼻咽癌高癌家系核心成员病理体质证候的蛋白质组学特征第82-83页
 4.与鼻咽癌高癌家系病理体质证候特征相关的主要差异表达蛋白质理化性质、功能活性及病理意义第83-91页
   ·体质症候相关性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种类及其理化性质第83-84页
   ·体质症候相关性差异表达蛋白质主要功能活性的生物学意义第84-86页
   ·体质症候相关性差异表达蛋白质的主要病理意义第86-91页
 5.相关研究思路与工作展望第91-93页
   ·当前研究工作的主要不足第91页
   ·研究思路与前景展望第91-93页
结论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7页
文献综述第97-112页
致谢第112-114页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课题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气象要素探讨长沙地区五脏疾病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