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剪根对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20页
     ·世界玉米发展现状第12页
     ·我国玉米发展现状第12-13页
     ·吉林省玉米发展现状第13页
     ·根系对植物生长的作用第13-15页
     ·叶片叶绿素含量第15页
     ·叶面积指数LAI第15-16页
     ·与植株衰老有关的保护酶系统的研究第16-18页
     ·干物质积累量第18页
     ·农业措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第18-20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0-22页
   ·材料与方法第20页
   ·田间试验设计第20-21页
     ·密度第20页
     ·处理第20-21页
     ·施肥水平与处理组合第21页
   ·供试土壤主要理化性状第21-22页
第三章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22-25页
   ·土壤主要理化性状测定第22-23页
     ·土壤全氮量的测定第22页
     ·土壤全磷量的测定第22页
     ·土壤碱解氮含量的测定第22页
     ·土壤速效磷含量的测定第22页
     ·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测定第22页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第22页
     ·土壤pH值测定第22-23页
   ·调查项目及方法第23-24页
     ·形态指标的测定第23页
     ·叶面积与叶面积指数第23页
     ·光合势第23页
     ·叶绿素含量第23页
     ·考马斯亮兰法测定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第23页
     ·分光光度法测定抗氧化酶活性第23-24页
     ·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含量第24页
     ·干物质积累第24页
     ·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测定第24页
   ·数据分析第24-25页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第25-40页
   ·不同处理玉米地上部形态特性的比较第25-27页
     ·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比较研究第25-26页
     ·不同品种群体叶面积指数生长速率比较第26页
     ·光合势的动态变化第26-27页
   ·不同处理叶绿素含量的比较研究第27-28页
   ·不同处理叶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比较研究第28-29页
   ·不同处理玉米叶片衰老过程中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第29-35页
     ·不同处理叶SOD含量的比较研究第29-31页
     ·不同处理叶POD含量的比较研究第31-33页
     ·不同处理叶CAT含量的比较研究第33-35页
   ·不同处理叶MDA含量的比较研究第35-37页
   ·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的变化第37-38页
   ·不同处理产量及产量性状的比较研究第38-40页
第五章 小结与讨论第40-41页
   ·不同处理玉米叶片衰老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第40页
   ·不同处理玉米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光合势(LAD)与群体干物质(MDA)生产第40页
   ·不同处理的产量第40-41页
第六章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8页
致谢第48-49页
作者简介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豆籽粒基因差异表达模式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超高产玉米与普通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