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氧化法制备氧化(亚)铜薄膜的微观结构及性能
提要 | 第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纳米材料概述 | 第9-13页 |
·纳米材料的概念及内涵 | 第9-10页 |
·纳米材料的分类 | 第10-11页 |
·纳米材料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 第11-13页 |
·纳米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3-18页 |
·电化学沉积法 | 第14-15页 |
·化学气相沉积法 | 第15-16页 |
·溅射法 | 第16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16-17页 |
·化学镀法 | 第17-18页 |
·纳米线及其制备技术 | 第18-23页 |
·模板法 | 第20-22页 |
·直接氧化法 | 第22-23页 |
·激光烧蚀法 | 第23页 |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实验工艺及研究方法 | 第25-33页 |
·化学镀铜工艺 | 第25-30页 |
·基体材料 | 第25页 |
·实验设备 | 第25页 |
·镀液成分 | 第25-26页 |
·镀液作用 | 第26-27页 |
·添加剂的选择及作用 | 第27页 |
·化学镀铜的工艺流程 | 第27-30页 |
·化学镀铜的机理讨论 | 第30页 |
·铜纳米线制备工艺 | 第30-31页 |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实验设备 | 第31页 |
·制备工艺 | 第31页 |
·铜及其氧化物薄膜的结构、形态及性能测定 | 第31-33页 |
·微观结构观察 | 第31页 |
·表面成分测定 | 第31页 |
·表面形貌观察 | 第31-32页 |
·铜膜厚度、结合强度的测量 | 第32页 |
·铜膜透光率的测量 | 第32页 |
·红外光谱的测量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玻璃表面化学镀纳米铜膜的微观结构表征 | 第33-43页 |
·前言 | 第33-34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4-36页 |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 | 第36-38页 |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 第38-39页 |
·原子力显微分析 | 第39-41页 |
·铜膜-基体附着强度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热氧化法制备铜氧化物薄膜的性能研究 | 第43-55页 |
·前言 | 第43-44页 |
·影响铜氧化物薄膜性能的因素 | 第44-51页 |
·氧化温度的影响 | 第44-48页 |
·XRD图谱分析 | 第44-45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第45页 |
·晶粒尺寸与氧化温度曲线分析 | 第45-47页 |
·FESEM表面形貌分析 | 第47-48页 |
·氧化时间的影响 | 第48-51页 |
·XRD图谱分析 | 第48-49页 |
·XPS表层氧化物分析 | 第49-50页 |
·FESEM表面形貌分析 | 第50-51页 |
·铜氧化物薄膜的光学性能 | 第5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热氧化法制备氧化铜纳米线 | 第55-66页 |
·前言 | 第55-56页 |
·纳米线的生长机理 | 第56-57页 |
·工艺参数对CUO纳米线的影响 | 第57-64页 |
·氧化温度的影响 | 第57-58页 |
·氧化时间的影响 | 第58-60页 |
·薄膜厚度的影响 | 第60-64页 |
·光学性能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摘要 | 第76-79页 |
Abstract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