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土地覆盖遥感动态变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引言 | 第11-21页 |
·土地覆盖变化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土地覆盖变化研究问题 | 第12-14页 |
·土地覆盖理论体系构建 | 第12页 |
·土地覆盖数据融合 | 第12页 |
·土地覆盖变化分类 | 第12-13页 |
·土地覆盖研究尺度问题 | 第13-14页 |
·土地覆盖与可持续发展 | 第14页 |
·3S应用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 第14-16页 |
·基于遥感的动态监测方法综述 | 第16-18页 |
·本课题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8-21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重点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采用的软件 | 第20页 |
·主要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源简介 | 第21-27页 |
·株洲市概况 | 第21-24页 |
·地理位置 | 第21-22页 |
·自然条件 | 第22-23页 |
·交通条件 | 第23页 |
·经济发展 | 第23-24页 |
·遥感数据源简介 | 第24-27页 |
·美国陆地资源卫星 | 第24-25页 |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 | 第25页 |
·选取的遥感数据 | 第25-27页 |
3 遥感图像分析与处理 | 第27-39页 |
·遥感图像分析 | 第27-32页 |
·单波段图像统计分析 | 第27-28页 |
·多波段图像统计分析 | 第28-30页 |
·波段组合选择分析 | 第30-32页 |
·遥感图像处理 | 第32-39页 |
·图像辐射校正 | 第32页 |
·图像几何精校正 | 第32-34页 |
·图像增强处理 | 第34-36页 |
·图像假彩色合成 | 第36页 |
·图像镶嵌与裁剪 | 第36-37页 |
·图像质量分析 | 第37-39页 |
4 株洲市土地覆盖信息获取 | 第39-45页 |
·土地覆盖分类系统 | 第39页 |
·遥感图像目视判读 | 第39-41页 |
·目视判读原理 | 第40页 |
·目视判读标志 | 第40-41页 |
·遥感图像分类研究 | 第41-44页 |
·分类原理与步骤 | 第41-42页 |
·图像监督分类 | 第42-43页 |
·分类精度评价 | 第43-44页 |
·土地覆盖信息数据库 | 第44-45页 |
5 株洲市土地覆盖动态变化分析 | 第45-55页 |
·土地覆盖面积变化分析 | 第45-47页 |
·土地覆盖类型间转移分析 | 第47-50页 |
·土地覆盖面积转移矩阵 | 第47-48页 |
·土地覆盖转移概率矩阵 | 第48-49页 |
·土地覆盖类型转移分析 | 第49-50页 |
·土地覆盖动态度分析 | 第50-53页 |
·土地覆盖区域差异分析 | 第53-55页 |
6 株洲市土地覆盖变化趋势分析 | 第55-62页 |
·马尔可夫模型原理 | 第55-56页 |
·马尔可夫模型检验分析 | 第56-59页 |
·理论分析 | 第56-57页 |
·预测方法 | 第57页 |
·实例分析 | 第57-59页 |
·土地覆盖变化趋势预测 | 第59-62页 |
·预测未来结果 | 第59-60页 |
·变化趋势分析 | 第60-62页 |
7 驱动力分析与利用对策 | 第62-68页 |
·土地覆盖变化驱动力分析 | 第62-64页 |
·土地政策的影响 | 第62页 |
·城镇建设的影响 | 第62-63页 |
·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63页 |
·人口增长的影响 | 第63-64页 |
·交通状况的影响 | 第64页 |
·土地合理利用对策与措施 | 第64-68页 |
·保护耕地并加大农业投入 | 第64-65页 |
·深化农副产品加工以增加收入 | 第65页 |
·强化土地开发整理的规划管理 | 第65-68页 |
8 结论与讨论 | 第68-71页 |
·结论与创新点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创新点 | 第70页 |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附录A 株洲市卫星影像图 | 第77-78页 |
附录B 株洲市土地覆盖图 | 第78-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