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7页 |
| 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 英文摘要 | 第10-14页 |
| 前言 | 第14-18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18-39页 |
| 1.材料 | 第18-21页 |
| ·实验动物及一般处理 | 第18页 |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18-19页 |
| ·主要试剂 | 第19-20页 |
| ·常用试剂配制及处理 | 第20-21页 |
| 2.方法 | 第21-38页 |
| ·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制备 | 第21-22页 |
| ·血流动力学和心肌力学指标测定 | 第22-23页 |
| ·大鼠内关穴位定位和针刺参数选择 | 第23页 |
| ·心肌梗死面积的测定 | 第23页 |
| ·心肌组织形态学切片制作 | 第23-24页 |
| ·血清制备及BNP和NE测定 | 第24页 |
| ·大鼠脑组织取材及标本处理 | 第24-33页 |
| ·中枢核团RVLM微量注射 | 第33-34页 |
| ·微透析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氨基酸含量 | 第34-38页 |
| 3.实验数据统计学处理 | 第38-39页 |
| 结果 | 第39-60页 |
| 1.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成功复制评判 | 第39-40页 |
| 2.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的测定 | 第40页 |
| 3.大鼠心肌病理形态学的改变 | 第40-41页 |
| 4.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定 | 第41-42页 |
| 5.各组大鼠血清BNP和NE含量测定 | 第42-43页 |
| 6.各组大鼠RVLM区iNOS和nNOS含量变化 | 第43-50页 |
|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RVLM iNOS和nNOSmRNA表达 | 第43-47页 |
| ·nNOS与iNOS阳性细胞在AMI大鼠RVLM的表达变化 | 第47-50页 |
| 7.RVLM微量注射及NO供体及NOS抑制剂对血压心率的影响 | 第50-55页 |
| ·RVLM定位结果鉴定 | 第50页 |
| ·RVLM微量注射NO供体L-Arg对大鼠心血管的调节作用 | 第50-52页 |
| ·RVLM微量注射NOS抑制剂对AMI大鼠血压心率的作用 | 第52-55页 |
| 8.微透析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氨基酸含量 | 第55-60页 |
| ·AMI大鼠RVLM微量注射NOS特异性阻断剂对氨基酸递质释放的影响 | 第55-57页 |
| ·针刺组与AMI大鼠RVLM内氨基酸改变 | 第57-60页 |
| 讨论 | 第60-70页 |
| 1.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制作改进 | 第60页 |
| 2.针刺改善心肌缺血与外周血液脑利钠肽(BNP)的关系 | 第60-61页 |
| 3.针刺调节交感活性与改善心肌缺血的关系 | 第61-62页 |
| 4.针刺及RVLM预先微量注射NOS抑制剂对AMI大鼠心功能影响 | 第62-64页 |
| 5.针刺对AMI大鼠RVLM氨基酸递质释放的影响及其可能意义 | 第64-65页 |
| 6.NOS在AMI大鼠RVLM的表达变化及其可能意义 | 第65-66页 |
| 7.NOS在AMI大鼠RVLM的功能及对其氨基酸递质释放的影响及可能意义 | 第66-68页 |
| 8.针刺与中枢NOS-NO系统在心血管调节方面的前景 | 第68-70页 |
| 结论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资助 | 第82-83页 |
| 附录:在读博士期间发表及写作的论文 | 第83-84页 |
| 文献综述 | 第84-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