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活性污泥法简介 | 第9-10页 |
| ·活性污泥法 | 第9页 |
| ·活性污泥系统的主要运行方式 | 第9页 |
| ·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特点 | 第9-10页 |
| ·活性污泥法动力学模型简介 | 第10-13页 |
| ·酶促反应动力学公式(米—门公式)(Michaelis—Menton公式) | 第10-11页 |
| ·莫诺德(Monod)模式 | 第11-12页 |
| ·Eckenfelder模式 | 第12页 |
| ·McKinney模式 | 第12-13页 |
| ·风险和风险分析 | 第13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试验设计和研究方法 | 第15-22页 |
| ·试验设计 | 第15-16页 |
| ·试验方法 | 第16-19页 |
| ·生活污水现场数据 | 第16页 |
| ·工业废水相关数据 | 第16页 |
| ·实验室模拟试验 | 第16-18页 |
| ·实验室模拟试验步骤 | 第18页 |
| ·风险分析 | 第18-19页 |
| ·试验器材与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 ·主要试剂 | 第19页 |
| ·主要仪器及辅助用品 | 第19-20页 |
| ·检测指标与分析方法 | 第20页 |
| ·数据处理 | 第20-21页 |
| ·动力学参数试验数据处理 | 第20页 |
| ·混合废水试验拟合 | 第20页 |
| ·模型评价 | 第20-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现场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与运行 | 第22-28页 |
|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第22-24页 |
| ·现场概况 | 第22页 |
| ·设计参数 | 第22-23页 |
| ·系统组成 | 第23-24页 |
|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运行 | 第24-27页 |
| ·运行参数设置 | 第24-27页 |
| ·系统运行状况 | 第27页 |
| ·本章小节 | 第27-28页 |
| 第四章 现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有机物去除模型与机理研究 | 第28-43页 |
| ·生活污水COD来源以及组分分析 | 第28页 |
| ·污泥浓度分析 | 第28-29页 |
| ·生活污水COD去除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及其模拟 | 第29-39页 |
| ·模型推导与动力学参数的求取 | 第29-36页 |
| ·COD去除情况模拟 | 第36-38页 |
| ·模拟的准确性 | 第38-39页 |
| ·模型比较与讨论 | 第39-41页 |
| ·本章小节 | 第41-43页 |
| 第五章 现场活性污泥法系统处理工业废水过程中有机物去除模型与机理研究 | 第43-66页 |
| ·工业废水COD组分分析 | 第43-46页 |
| ·工业废水COD生物降解性讨论 | 第46-50页 |
| ·工业废水COD去除机理分析 | 第50页 |
| ·工业废水COD去除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及其模拟 | 第50-63页 |
| ·异丙醇废水试验和模拟 | 第50-57页 |
| ·工业废水试验和模拟 | 第57-62页 |
| ·模拟的准确性 | 第62-63页 |
| ·模型比较与讨论 | 第63-64页 |
| ·本章小节 | 第64-66页 |
| 第六章 现场系统处理工业废水的风险性分析 | 第66-79页 |
| ·风险分析流程和方法 | 第66-67页 |
| ·风险分析流程 | 第66页 |
| ·风险分析方法 | 第66-67页 |
| ·处理工业废水的风险 | 第67-68页 |
| ·混合废水COD去除机理分析 | 第68页 |
| ·混合废水COD去除试验与模拟 | 第68-76页 |
| ·一般情况分析 | 第69-73页 |
| ·极端情况分析 | 第73-76页 |
| ·混合废水处理风险性分析 | 第76-77页 |
| ·混合废水处理风险的应对措施和系统工艺优化的建议 | 第77-78页 |
| ·本章小节 | 第78-79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9-81页 |
| ·结论 | 第79页 |
| ·建议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