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英文缩略符号表 | 第9-10页 |
| 1 引言 | 第10-28页 |
| ·玉米矮生基因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 ·矮秆基因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 ·玉米矮生基因的研究 | 第11-12页 |
| ·玉米矮生基因的定位 | 第12-15页 |
| ·玉米矮生基因的克隆 | 第15-16页 |
| ·玉米矮生基因矮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 | 第16-17页 |
| ·玉米矮生基因的利用 | 第17-18页 |
| ·DNA 分子标记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第18-27页 |
| ·DNA 分子标记 | 第19-25页 |
| ·分子标记技术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第25-27页 |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7-28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8-33页 |
| ·试验材料 | 第28页 |
| ·田间调查 | 第28-29页 |
| ·研究方法 | 第29-33页 |
| ·玉米矮秆突变体52333 的等位性分析 | 第29页 |
| ·矮秆材料幼苗的GA_3 处理方法 | 第29页 |
| ·调查鉴定标准 | 第29-30页 |
| ·基因定位群体的构建 | 第30页 |
| ·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30-31页 |
| ·DNA 纯度验证 | 第31页 |
| ·PCR 反应 | 第31-32页 |
| ·凝胶电泳 | 第32-33页 |
| ·硝酸银染色(快速染色法) | 第33页 |
| ·群体构建与分子标记分析 | 第33页 |
| ·差异标记引物筛选与连锁分析 | 第33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39页 |
| ·DT 与玉米其它矮秆基因是非等位的 | 第34-38页 |
| ·矮秆突变基因Dt 与先前报道的多数矮秆基因的遗传特点不同 | 第34页 |
| ·Dt 与D8(Mp11)和D9 矮秆突变基因的染色体定位位点不同 | 第34-35页 |
| ·Dt 与D8 和D9 矮秆突变基因的等位性分析 | 第35-36页 |
| ·Dt 与D8 和D9 矮秆突变基因的遗传效应和矮化机理不同 | 第36-38页 |
| ·ISSR 标记 | 第38-39页 |
| 4 讨论 | 第39-41页 |
| 5 结论 | 第41-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