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1. 农户行为的理论基础 | 第13-24页 |
·对农户一般经济行为的研究 | 第13-18页 |
·三大小农学派的经典理论 | 第13-15页 |
·国内对农户经济行为的研究 | 第15-18页 |
·对农户借贷行为的研究 | 第18-22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8-19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9-22页 |
·小结 | 第22-24页 |
2. 对小额信贷理论特征的阐析 | 第24-29页 |
·小额信贷的概念 | 第24-26页 |
·小额信贷存在的理论基础 | 第26-29页 |
·小额信贷存在的理论假设 | 第26页 |
·理论基础一:信贷权是穷人的基本人权 | 第26-27页 |
·理论基础二:市场失灵导致穷人金融的缺失 | 第27-29页 |
3. 我国农户小额信贷的风险状况和产生原因 | 第29-41页 |
·小额信贷面临的风险类型 | 第29-31页 |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产生的根源 | 第31-33页 |
·农户小额信贷无需抵押 | 第31页 |
·发放对象主要是农户 | 第31-32页 |
·小额信贷的业务量大金额小 | 第32页 |
·农户小额信贷主要用于农业生产 | 第32-33页 |
·我国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的现状分析 | 第33-41页 |
·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 | 第33-34页 |
·以山西省湍水头镇扶贫基金为例 | 第34-37页 |
·我国农户小额信贷取得的成效所在 | 第37-38页 |
·农户小额信贷存在的风险问题 | 第38-39页 |
·对农户小额信贷实践问题的综合分析 | 第39-41页 |
4. 以孟加拉GB 模式为借鉴,加强信贷风险管理 | 第41-52页 |
·孟加拉GB 模式——福利主义模式的小额信贷 | 第41-42页 |
·向穷人贷款 | 第41页 |
·提供小额短期贷款,连年扶持 | 第41页 |
·贷款以小组内联保代替担保 | 第41-42页 |
·小额信贷往往以妇女为主要对象 | 第42页 |
·小组会议和中心会议制度 | 第42页 |
·GB 模式取得如此成功的原因分析 | 第42-45页 |
·独特的经营理念 | 第42-43页 |
·注重建立自我造血功能 | 第43-44页 |
·乡村银行模式成功的关键是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 | 第44页 |
·独特的小组制度和中心会议制度 | 第44-45页 |
·加强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的政策措施 | 第45-52页 |
·积极建立农村信用体系,推进区域性信用建设 | 第45-46页 |
·强化金融部门信用建设,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 第46-47页 |
·完善小额信贷农户联保制度 | 第47-48页 |
·发展农业保险 | 第48-50页 |
·结合技术培训,为农民开拓市场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