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课题来源 | 第13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5页 |
·主要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2章 矿化垃圾的开采利用及渗滤液腐殖质研究进展 | 第16-32页 |
·生活垃圾填埋场矿化垃圾的开采与综合利用 | 第16-22页 |
·我国生活垃圾填埋概况 | 第16-17页 |
·填埋场的开发利用和矿化垃圾的开采利用实践 | 第17-19页 |
·矿化垃圾的利用途径 | 第19-22页 |
·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 第22-26页 |
·垃圾渗滤液研究现状 | 第22页 |
·矿化垃圾反应床处理渗滤液的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矿化垃圾反应床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 | 第24-25页 |
·矿化垃圾反应床处理渗滤液目前的优势和存在问题 | 第25-26页 |
·垃圾渗滤液中腐殖质与重金属的作用研究 | 第26-32页 |
·水体中的腐殖质 | 第26-27页 |
·填埋场中的重金属 | 第27-28页 |
·重金属对水环境的影响 | 第28-29页 |
·腐殖质与金属离子的键合作用 | 第29-30页 |
·键合作用对水环境中重金属环境行为的影响 | 第30-32页 |
第3章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 第32-41页 |
·矿化垃圾筛分实验的设备、材料及方法 | 第32-35页 |
·滚筒筛的设计 | 第32-34页 |
·实验材料 | 第34-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页 |
·腐殖质分析方法及仪器 | 第35-38页 |
·腐殖质的提取、分离和纯化 | 第35-38页 |
·元素分析仪器与方法 | 第38页 |
·热分析实验仪器与方法 | 第38页 |
·红外光谱分析实验仪器与方法 | 第38页 |
·分子量分布实验仪器与方法 | 第38页 |
·金属汞的测定方法 | 第38-39页 |
·重金属与腐殖质间相互作用实验仪器与方法 | 第39-41页 |
第4章 矿化垃圾的滚筒筛筛分特性研究 | 第41-55页 |
·引言 | 第41页 |
·矿化垃圾成分分析 | 第41-42页 |
·滚筒筛分实验结果 | 第42-51页 |
·筒体倾斜角度3.4°时的筛分情况分析 | 第42-43页 |
·筒体倾斜角度4.5°时的筛分情况分析 | 第43-45页 |
·筒体倾斜角度5.6°时的筛分情况分析 | 第45-46页 |
·筒体倾斜角度6.5°时的筛分情况分析 | 第46-48页 |
·筒体倾斜角度7.1°时的筛分情况分析 | 第48-49页 |
·筒体倾斜角度8.4°时的筛分情况分析 | 第49-50页 |
·滚筒筛中矿化垃圾的动态分析 | 第50-51页 |
·滚筒筛分结果综合分析 | 第51-54页 |
·工程实践 | 第54-55页 |
第5章 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渗滤液中腐殖质基本特征研究 | 第55-67页 |
·引言 | 第55页 |
·渗滤液中腐殖质的含量 | 第55-57页 |
·元素组成比较 | 第57-58页 |
·热分析比较 | 第58-61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61-64页 |
·分子量分布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6章 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渗滤液中HA及FA与重金属的作用研究 | 第67-79页 |
·引言 | 第67页 |
·渗滤液中的重金属 | 第67-68页 |
·汞元素在填埋场中的分布 | 第68-71页 |
·实验目的与内容 | 第68页 |
·填埋生活垃圾中的汞含量分析 | 第68-71页 |
·部分重金属与渗滤液中腐殖质的相互作用研究 | 第71-77页 |
·进出水HA的络合容量实验 | 第71-74页 |
·进出水FA的络合实验 | 第74-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研究结论 | 第79-80页 |
·展望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