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8-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5页 |
·研究依据和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3页 |
·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的研究 | 第13-14页 |
·矿物在油气生成过程中的催化作用 | 第14-16页 |
·有机质生烃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16-18页 |
·有机质生烃动力学的研究 | 第18-22页 |
·矿物催化有机质生烃机理研究 | 第22-23页 |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岩样分析 | 第25-41页 |
·实验方法 | 第25-33页 |
·模拟实验方法的建立 | 第25页 |
·动力学研究思路 | 第25-26页 |
·岩样选取及预处理 | 第26-28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8-29页 |
·实验流程 | 第29-30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0-33页 |
·样品分析 | 第33-39页 |
·未熟烃源岩样品分析 | 第33-37页 |
·天然矿物样品分析 | 第37-39页 |
·小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未熟烃源岩低温催化混合酯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41-61页 |
·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分析 | 第41-51页 |
·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分析 | 第41-45页 |
·各影响因素对混合酯水解及生烃反应的影响规律 | 第45-51页 |
·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第51-59页 |
·绝对值关联度计算 | 第52-56页 |
·速率关联度计算 | 第56-59页 |
·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未熟烃源岩催化活性评价及酯之间相互作用的考察 | 第61-81页 |
·七种未熟烃源岩催化活性评价 | 第61-74页 |
·七种未熟烃源岩低温催化混合酯的水解率与生烃率考察 | 第61-66页 |
·矿物组分对未熟烃源岩低温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66-72页 |
·矿物组成与混合酯生烃率的关联 | 第72-74页 |
·混合酯之间相互作用的考察 | 第74-80页 |
·未熟烃源岩低温催化单一酯与混合酯水解率对比 | 第74-77页 |
·未熟烃源岩低温催化单一酯与混合酯生烃率对比 | 第77-80页 |
·小结 | 第80-81页 |
第五章 矿物低温催化混合酯水解及生烃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81-114页 |
·模拟实验条件的确定 | 第81页 |
·矿物低温催化混合酯水解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81-88页 |
·水解反应的反应级数及反应速率常数的求解 | 第82-85页 |
·水解反应活化能Ea 及指前因子A 的求解 | 第85-86页 |
·矿物低温催化混合酯水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 | 第86-88页 |
·矿物低温催化混合酯水解反应动力学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88-94页 |
·反应级数 | 第88-90页 |
·反应活化能 | 第90-91页 |
·指前因子与反应速率常数 | 第91-94页 |
·矿物低温催化混合酯生烃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94-101页 |
·生烃反应的反应级数及反应速率常数的求解 | 第94-98页 |
·生烃反应活化能Ea 及指前因子A 的求解 | 第98-99页 |
·矿物低温催化混合酯生烃反应的动力学参数 | 第99-101页 |
·矿物低温催化混合酯生烃反应动力学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01-105页 |
·反应级数 | 第101-102页 |
·反应活化能 | 第102-104页 |
·指前因子 | 第104-105页 |
·生烃年限的计算 | 第105-108页 |
·单位重量未熟烃源岩中脂肪酸酯生烃潜量的计算 | 第108-112页 |
·小结 | 第112-114页 |
第六章 无机盐对天然矿物低温催化混合酯水解及生烃反应影响 | 第114-127页 |
·无机盐的选择和实验条件 | 第114页 |
·不同无机盐对天然矿物低温催化混合酯水解反应的影响 | 第114-118页 |
·各无机盐存在下不同矿物对混合酯水解反应的催化作用 | 第118-120页 |
·不同无机盐对天然矿物低温催化混合酯生烃反应的影响 | 第120-124页 |
·各无机盐存在下不同矿物对混合酯生烃反应的催化作用 | 第124-126页 |
·小结 | 第126-127页 |
第七章 碳酸盐矿物低温催化脂肪酸酯水解及生烃反应机理研究 | 第127-135页 |
·研究依据与研究思路 | 第127-128页 |
·实验条件的确定 | 第128页 |
·碳酸盐矿物低温催化脂肪酸酯水解及生烃反应机理研究 | 第128-133页 |
·碳酸盐矿物低温催化脂肪酸酯水解反应机理研究 | 第130-131页 |
·碳酸盐矿物低温催化脂肪酸酯生烃反应机理研究 | 第131-133页 |
·小结 | 第133-135页 |
结论 | 第135-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46-147页 |
致谢 | 第147-148页 |
作者简介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