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时处顺 适性逍遥--庄子幸福观初探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绪论 | 第8-9页 |
| 一、庄子幸福观的形成基础 | 第9-14页 |
| (一)思想基础 | 第9-11页 |
| 1. 文化浸染 | 第9-10页 |
| 2. 本归老学 | 第10-11页 |
| (二)个人因素 | 第11-14页 |
| 1. 漆园小吏,潦倒布衣 | 第11-12页 |
| 2. 愤世嫉俗,悲悯情怀 | 第12-14页 |
| 二、庄子幸福观的思想结构 | 第14-28页 |
| (一) 幸福观的形而上之根据 | 第14-20页 |
| 1. 本根之道 | 第14-16页 |
| 2. 以道观之 | 第16-20页 |
| (二) 何谓幸福 | 第20-23页 |
| 1. 幸福与逍遥 | 第20-21页 |
| 2. 相对的幸福 | 第21-22页 |
| 3. 绝对的幸福 | 第22-23页 |
| (三) 幸福之路 | 第23-28页 |
| 1. 心斋 | 第23页 |
| 2. 坐忘 | 第23-24页 |
| 3. 随遇而安 | 第24-25页 |
| 4. 以理化情 | 第25页 |
| 5. 不谴是非 | 第25-26页 |
| 6. 逃避政治 | 第26-28页 |
| 三、庄子幸福观的价值 | 第28-34页 |
| (一) 历史价值 | 第28-31页 |
| 1. 士人的精神寄托 | 第28-29页 |
| 2. 超越的思想境界 | 第29-31页 |
| (二) 现实意义 | 第31-34页 |
| 1. 淡泊名利 | 第31-32页 |
| 2. 融洽人际 | 第32-33页 |
| 3. 和谐万物 | 第33-34页 |
| 四、庄子幸福观的局限 | 第34-40页 |
| (一) 思想局限 | 第34-37页 |
| 1. 幸福观之消极性 | 第34-36页 |
| 2. 幸福观之抽象性 | 第36-37页 |
| (二) 实践困境 | 第37-40页 |
| 1. 政治——社会保障 | 第37-38页 |
| 2. 是非——当存公论 | 第38页 |
| 3. 欲望——生活动力 | 第38-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