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

“共生型”中国农产品价值链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1 绪论第12-27页
   ·选题背景、意义与价值第12-15页
     ·选题依据和背景第12-14页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第14-15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22页
     ·国内关于农产品价值链管理理论与方法及相关研究概述第15-20页
     ·国外关于农产品价值链管理理论与方法及相关研究概述第20-22页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设计第22-24页
     ·研究对象第22-23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3页
     ·研究方法设计第23-24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4页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24-27页
2 农产品价值链管理的理论渊源与相关概念界定第27-41页
   ·产业链与农业产业链管理及其相关概念界定第27-30页
     ·产业链的内涵与一般结构第27-29页
     ·农业产业链的内涵、结构与管理第29-30页
   ·供应链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及其相关概念界定第30-34页
     ·供应链的内涵与一般结构第30-32页
     ·农产品供应链的内涵、结构与管理第32-34页
   ·价值链与"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管理第34-39页
     ·价值链的内涵与一般结构第34-35页
     ·产业价值链的内涵与特点第35-37页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的内涵、结构与管理第37-39页
   ·农业产业链、农产品供应链与"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关系第39-41页
     ·农业产业链与农产品供应链的关系第39页
     ·农产品供应链与"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的关系第39-41页
3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的经济理论基础和组织构建第41-64页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的经济理论基础第41-48页
     ·产业分工与协作理论第41-42页
     ·共生理论第42-44页
     ·制度变迁理论第44-45页
     ·路径依赖理论第45-47页
     ·交易费用理论第47-48页
   ·农产品价值链的一般特点与治理模式比较第48-54页
     ·农产品价值链的一般特点第48-50页
     ·农产品价值链治理模式的比较第50-53页
     ·农产品价值链治理模式案例:广东温氏集团肉鸡价值链治理结构模式第53-54页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的组织构建理论与实践第54-60页
     ·农产品价值链的共生理论构建第54-57页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中的企业成长模型第57-60页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组织构建案例:江西正帮集团第60-64页
4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管理模型的设计与协同管理问题第64-77页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管理模型的设计第64-68页
     ·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核心的价值链管理模型第64-65页
     ·以"农产品超市"为核心的价值链管理模型第65-67页
     ·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核心的价值链管理模型第67-68页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管理模型运行案例第68页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的协同管理问题第68-70页
     ·农产品价值链协同管理的目的第68-69页
     ·农产品价值链协同管理的经济效益分析第69-70页
   ·农产品供应链集成优化策略—以大宗农产品为例第70-77页
     ·大宗农产品供应链集成优化的目标---农产品价值链利益最大化第71-72页
     ·大宗农产品供应链集成优化方法——价值链构建分析方法第72-75页
     ·集成化大宗农产品供应链的优化策略第75-77页
5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的连接模式与主体企业绩效评价第77-93页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中的企业角色第77-79页
     ·主体企业第77-78页
     ·客体企业第78页
     ·潜在企业第78-79页
   ·不同角色企业在"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运作中的作用第79-80页
     ·主体企业的作用第79-80页
     ·客体企业的作用第80页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的连接模式选择第80-82页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串联耦合连接模式第80-81页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可选择并联耦合模式第81页
     ·可选择并联耦合机制模式在农产品价值链管理的应用第81-82页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连接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第82-87页
     ·主体企业非核心业务的"外包"在农业产业组织创新中的应用第82-84页
     ·区域农产品"集群式"流通企业或加工企业主导型的价值链连接模式应用第84-85页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主导型价值链连接模式应用第85-86页
     ·农产品价值链连接模式的具体产业案例:园林绿化苗木产业价值链第86-87页
   ·农产品价值链上主体企业绩效评价第87-93页
     ·模型的建立与因子分析步骤第87-88页
     ·主体企业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第88-89页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第89-91页
     ·农业龙头上市公司(主体企业)业绩比较结果与讨论第91-93页
6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的价值分享与激励机制第93-100页
   ·共生理论与价值链的价值分配第93-94页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伙伴间的价值分享机制第94-96页
     ·主体企业与客体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第94-95页
     ·不同环节企业之间的价值分享机制第95-96页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管理的激励机制第96-100页
     ·建立"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企业激励机制的重要性第96页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第96-98页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激励机制优化案例—温氏共赢激励机制第98-100页
7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的信息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第100-109页
   ·中国传统农产品价值链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第100-102页
   ·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主要原因第102-103页
   ·农产品价值链上市场信息不对称对弱势主体的影响第103-107页
     ·信息不对称对专业化生产农户的影响分析第104-105页
     ·信息不对称对消费者剩余影响分析第105-107页
   ·克服农产品价值链上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政策建议第107-109页
8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管理的理论模型与案例分析第109-115页
   ·"共生型"经济组织的一般逻辑理论分析与假设第109页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管理的理论模型第109-111页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管理模型应用案例分析—温氏模式第111-113页
     ·实行"全体员工持股"的资产股权结构第112页
     ·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和实现规模经济第112页
     ·通过产业链一体化经营和企业扩张边界控制来降低交易成本第112-113页
     ·充分考虑农产品价值链末端消费者(顾客)的价值创造第113页
   ·基本结论第113-115页
9 农产品价值链管理中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澳大利亚经验与借鉴第115-123页
   ·澳大利亚畜产品生产质量保证制度实施概况第115-116页
   ·澳大利亚畜产品质量保证制度的类型和功能第116-118页
     ·强制型的畜产品生产质量保证制度第117页
     ·自愿实施的畜产品消费者质量保证制度第117-118页
   ·澳大利亚畜产品质量保证制度的实施和管理第118-120页
     ·"国家销售者声明(NVD)"制度的实施与管理第118-119页
     ·"国家畜产品认证计划(NLIS)"的实施与管理第119-120页
   ·对中国农产品价值链质量保证制度建设的启示第120-123页
     ·从中国实际出发,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第120页
     ·强化中国农产品生产质量保证的法律约束性,提高价值链上合作企业的诚信水平第120-121页
     ·充分重视农产品价值链上生产者实施QA制度的效率第121页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农产品QA制度实施的组织体系第121页
     ·构建农产品价值链的质量保证制度第121-123页
10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第123-126页
   ·研究结论第123-124页
   ·研究展望第124-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3页
个人简介第133-135页
导师简介第135-136页
致谢第136页

论文共1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RS和GIS的北京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下一篇:退耕还林工程效益与质量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