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25页 |
1 马立克氏病的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MD 病原学 | 第14-15页 |
·MD 的发病机理 | 第15-17页 |
·MDV 的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 | 第17-18页 |
·MDV 的毒力演化 | 第18-19页 |
2 马立克氏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疫苗类型 | 第19页 |
·MD 疫苗的免疫机理 | 第19-20页 |
·MD 疫苗抗肿瘤作用的可能机理 | 第20页 |
·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 | 第20-21页 |
3 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FQ-PCR)的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原理 | 第21-22页 |
·荧光定量方法的类型 | 第22-23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的应用 | 第23-24页 |
4 结语 | 第24-25页 |
试验部分 | 第25-54页 |
1 引言 | 第25-2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6-38页 |
·材料 | 第26-28页 |
·毒株、菌种与质粒 | 第26页 |
·主要试剂 | 第26页 |
·主要仪器 | 第26页 |
·鸡胚和实验动物 | 第26页 |
·临床病料 | 第26-27页 |
·试剂配制 | 第27-28页 |
·方法 | 第28-38页 |
·MDV-1 UL36 基因和MDV-3 Bcl-2 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 第28-32页 |
·MDV 双重荧光定量PCR 标准品的建立 | 第32-36页 |
·临床发病鸡AGP、PCR 及FQ-PCR 的检测 | 第36页 |
·实验免疫攻毒鸡羽囊病毒的检测 | 第36-3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51页 |
·MDV-1 UL36 基因和MDV-3 Bcl-2 蛋白基因的克隆与测序结果 | 第38-41页 |
·UL36 基因和Bcl-2 蛋白基因的PCR 扩增 | 第38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38-40页 |
·DNA 测序结果与原始序列的比较 | 第40-41页 |
·MDV 双重荧光定量PCR 标准品的建立 | 第41-47页 |
·pBJ-U 和pHV-B 阳性质粒OD 值的测定结果 | 第41页 |
·pBJ-U 和pHV-B 阳性质粒DNA 拷贝数的计算结果 | 第41页 |
·荧光PCR 引物扩增目的片段的验证 | 第41-42页 |
·双重定量PCR 不交叉反应的试验结果 | 第42-43页 |
·MDV 双重FQ-PCR 检测方法的稳定性试验结果 | 第43-44页 |
·MDV 双重FQ-PCR 检测方法的敏感性试验结果 | 第44-46页 |
·MDV 双重FQ-PCR 检测方法的特异性试验结果 | 第46-47页 |
·临床发病鸡的AGP、PCR 和FQ-PCR 检测结果 | 第47-48页 |
·羽囊AGP 检测结果 | 第47页 |
·临床发病鸡的PCR 和FQ-PCR 检测结果 | 第47-48页 |
·实验免疫攻毒鸡的AGP 和FQ-PCR 的检测 | 第48-51页 |
·羽囊的AGP 检测结果 | 第48页 |
·荧光定量PCR 检测结果 | 第48-51页 |
4 讨论 | 第51-54页 |
·MDV 双重荧光定量PCR 方法的建立 | 第51-52页 |
·临床发病鸡不同组织样品的检测 | 第52页 |
·FQ-PCR 对实验免疫攻毒鸡羽囊样品的检测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