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猪链球菌毒力因子与免疫原性蛋白的筛选及斑马鱼模型转录组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英文缩写词表第13-14页
第一篇 文献综述第14-43页
 第一章 猪链球菌研究进展第14-32页
  1 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第14-15页
  2 毒力因子第15-19页
   ·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CPS)第15页
   ·溶菌酶释放蛋白(Muramidase-released protein,MRP)及胞外蛋白因子(Extracellularprotein factor,EF)第15-16页
   ·猪溶素(Suilysin,SLY)第16页
   ·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dehydrogenas,GDH)第16-17页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第17页
   ·纤连蛋白结合蛋白(Fibronectin-and fibrinogen-binding protein,FBPS)第17页
   ·精氨酸脱亚氨酸酶(Arginine deiminase,AD)第17页
   ·毒力相关因子ORF2第17-18页
   ·DNA核酸酶(DNA nuclease,DNase)第18页
   ·SortaseA蛋白(SrtA)第18页
   ·唾液酸(Sialic Acid)第18页
   ·浑浊因子(opacity factor ofserum,OFS)第18-19页
   ·89K毒力岛第19页
   ·其它毒力因子第19页
  3 致病性与致病机理第19-20页
  4 疫苗研究第20-21页
  5 动物模型第21-24页
   ·小鼠第21-22页
   ·仔猪第22页
   ·SPF小型巴马香猪第22页
   ·斑马鱼第22-23页
   ·其他动物模型第23-24页
  参考文献第24-32页
 第二章 蛋白质组学与基因芯片及其在细菌中的应用第32-43页
  一、蛋白质组学及其在细菌中的应用第32-38页
   1 免疫蛋白质组学第33-35页
   2 比较蛋白组学第35-38页
  二、基因芯片及其在细菌中的应用第38-41页
   1 基因芯片在细菌检测中的应用第38-39页
   2 基因芯片在细菌致病机理中的应用第39页
   3 利用芯片研究细菌和宿主的相互作用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第二篇 试验研究第43-108页
 第三章 猪链球菌9型分泌蛋白比较蛋白组学研究第43-60页
  摘要第43页
  ABSTRACT第43-44页
  1 前言第44-4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5-49页
   ·菌株和培养条件第45页
   ·SS9菌株生长曲线测定第45页
   ·SS9菌株对斑马鱼半数致死量(LD_(50))测定第45页
   ·SS9菌株毒力相关基因分布第45-46页
   ·分泌蛋白制备第46页
   ·二维电泳第46-47页
   ·蛋白斑点的质谱分析与数据搜索第47页
   ·Southern杂交检测第47-49页
  3 结果与讨论第49-53页
   ·SS9菌株对斑马鱼LD_(50)测定第49页
   ·SS9菌株毒力相关基因分布第49页
   ·SS9菌株分泌蛋白二维电泳第49页
   ·二维凝胶电泳比较第49-53页
   ·Southern杂交检测第53页
  4 结论第53-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第四章 猪链球菌9型表面蛋白免疫蛋白组学研究第60-75页
  摘要第60页
  ABSTRACT第60-61页
  1 前言第61页
  2 材料和方法第61-64页
   ·菌株和培养条件第61页
   ·免疫血清的制备第61-62页
   ·细胞壁蛋白的制备第62-63页
   ·二维电泳第63页
   ·二维免疫转印第63-64页
   ·蛋白斑点的质谱分析与数据搜索第64页
   ·PCR鉴定第64页
  3 结果第64-68页
   ·SS9菌株GZ0565细胞壁蛋白的二维电泳第64页
   ·免疫反应性蛋白点第64页
   ·PCR鉴定第64-68页
  4 讨论第68-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第五章 应用免疫蛋白组学方法鉴定猪链球菌2型与9型共同抗原第75-92页
  摘要第75页
  ABSTRACT第75-76页
  1 前言第76页
  2 材料和方法第76-81页
   ·菌株和培养条件第76-78页
   ·血清的制备第78页
   ·细胞壁蛋白的制备第78页
   ·二维电泳第78-79页
   ·二维免疫转印第79页
   ·蛋白斑点的质谱分析与数据搜索第79页
   ·共同抗原基因的分布第79-80页
   ·克隆表达共同抗原第80页
   ·纯化重组蛋白及免疫转印验证免疫原性第80-81页
  3 结果第81-82页
   ·SS2菌株HA9801细胞壁蛋白的二维电泳第81页
   ·免疫反应性蛋白点第81页
   ·共同抗原基因的分布第81页
   ·克隆表达共同抗原及免疫转印验证第81-82页
  4 讨论第82-88页
  参考文献第88-92页
 第六章 斑马鱼感染猪链球菌后转录水平的变化第92-108页
  摘要第92页
  ABSTRACT第92-93页
  1 前言第93页
  2 材料和方法第93-95页
   ·菌株和培养条件第93页
   ·猪链球菌感染斑马鱼第93-94页
   ·RNA的制备第94页
   ·芯片杂交与数据分析第94页
   ·实时定量PCR第94-95页
  3 结果第95-97页
   ·猪链球菌感染斑马鱼第95页
   ·微阵列分析和基因分类第95-96页
   ·实时定量PCR验证微阵列结果第96-97页
  4 讨论第97-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8页
全文总结第108-110页
致谢第110-112页
博士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文章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调节的研究
下一篇:脱氢表雄酮对肉鸡肝脏脂肪代谢的影响及其细胞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