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税法论文

试析中国借款利息分摊制度的现状与可能的未来--以美国借款利息分摊制度为鉴

摘要第1-8页
引言第8-11页
 一、所得的来源问题第8-9页
 二、扣除的分摊问题第9页
 三、借款利息的范围第9-10页
 四、本文的内容概述第10-11页
第一章 借款利息分摊的意义第11-15页
 第一节 若中国的企业所得税率高于境外所得来源国的所得税率第11-13页
  一、居民企业应当承担的全球税负第11-12页
  二、不同的借款利息分摊方法所产生的税收后果第12-13页
 第二节 若中国的企业所得税率低于境外所得来源国的所得税率第13-14页
  一、居民企业应当承担的全球税负第13-14页
  二、不同的借款利息分摊制度产生的税收后果第14页
 第三节 借款利息分摊对非居民企业的意义第14-15页
第二章 中国分摊借款利息的规则第15-20页
 第一节 分摊的原则第15-16页
  一、与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第15页
  二、"有关的"标准第15-16页
  三、"合理的"标准第16页
 第二节 分摊的标准第16-18页
  一、债务的用途第16-17页
  二、适用于房地产开发业务的特别规定第17页
  三、使用借款方承担借款利息第17-18页
 第三节 分摊适用的法律第18-19页
 第四节 中国借款利息分摊制度的现状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借款利息分摊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沿革第20-25页
 第一节 货币的可替代性第20-21页
  一、货币的可替代性原理第20-21页
  二、货币的可替代性原理在美国的借款利息分摊制度中的应用第21页
 第二节 美国借款利息分摊制度的历史沿革第21-25页
  一、1977年以前第21-22页
  二、1977年到1986年期间第22页
  三、1986年规则第22-23页
  四、被否决的1999年立法第23-24页
  五、2009年规定第24-25页
第四章 美国的现行借款利息分摊制度第25-42页
 第一节 费用分摊的一般原则第25-28页
  一、费用的跨境分摊对纳税人的意义第25-26页
  二、费用分摊的一般原则第26-28页
  三、借款利息分摊的一般规则第28页
 第二节 适用于居民纳税人的追溯法第28-35页
  一、"追溯"的一般规则第28-34页
  二、"追溯"的特别规则第34-35页
 第三节 适用于居民纳税人的分配法第35-40页
  一、资产的计算第35-38页
  二、适用分配法的借款利息的范围第38-39页
  三、净额规则第39-40页
 第四节 适用于外国企业的借款利息分摊制度第40-42页
第五章 中国借款利息分摊可能的未来第42-45页
 第一节 立法目标第42-43页
  一、价值目标第42页
  二、理论基础第42-43页
  三、基本原则第43页
 第二节 具体的制度第43-45页
  一、追溯法第43页
  二、按资产分摊第43-44页
  三、征管问题第44-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保险合同告知义务制度研究
下一篇: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标准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