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工量测和热工自动控制论文--热工自动控制论文--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受热面污染在线监测方法研究

中文摘要第1页
英文摘要第4-7页
主要符号表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电站锅炉污染监测的研究现状第10-14页
   ·超临界锅炉受热面污染监测的难点第14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超临界锅炉炉膛污染监测第16-30页
   ·引言第16-17页
   ·炉膛分区段热力计算方法第17-22页
     ·超临界锅炉炉膛水冷壁的工作特点第17-18页
     ·各个区段的计算方程第18-20页
     ·各个区段水冷壁的热有效系数第20-21页
     ·炉膛水冷壁的吸热量第21-22页
   ·基于炉膛分区段计算方法的污染监测模型第22-24页
     ·炉膛污染率的定义第22-23页
     ·炉膛污染监测模型的计算流程第23-24页
   ·实例计算第24-28页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三章 超临界锅炉对流受热面污染监测第30-50页
   ·引言第30页
   ·对流受热面污染监测静态模型第30-36页
     ·实际传热系数的计算第30-31页
     ·理想传热系数的计算第31-33页
     ·对流受热面污染率的计算第33-36页
   ·负荷变化对污染监测的影响第36-39页
   ·变负荷工况下对流受热面污染监测模型第39-43页
     ·变负荷中的实际传热系数第40-42页
     ·变负荷中的理想传热系数第42页
     ·对流受热面污染监测动态模型第42-43页
   ·实例计算第43-49页
     ·变负荷中的受热面污染率计算第43-46页
     ·各个对流受热面污染率的计算结果第46-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超临界锅炉受热面污染在线监测与吹灰指导系统第50-62页
   ·引言第50-51页
   ·系统的基本结构第51-53页
     ·系统的硬件构成第51页
     ·系统的软件结构第51-53页
   ·计算数据预处理第53-57页
     ·热工参数预处理第53-54页
     ·锅炉受热面结构参数第54-55页
     ·水和水蒸汽热力性质的计算第55-57页
   ·系统的主要功能及界面第57-60页
   ·系统的网页发布模块第60页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第62-63页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69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张家口发电厂升压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方案设计与实施
下一篇:邢台电网变电站无人值班改造的设计与实施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