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经济权利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绪论 | 第6-12页 |
一、研究现状 | 第6-9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民族经济权利的界定 | 第12-25页 |
一、民族经济权利的证成 | 第12-19页 |
(一) 权利研究范式的引入 | 第12-14页 |
(二) 少数人权利的借鉴 | 第14-17页 |
(三) 民族经济权利的内涵 | 第17-19页 |
二、民族经济权利的内容 | 第19-25页 |
(一) 民族经济平等权 | 第19-21页 |
(二) 民族经济自治权 | 第21-23页 |
(三) 民族经济扶助权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民族经济权利的人权属性 | 第25-32页 |
一、宪赋人权属性 | 第25-27页 |
(一) 宪赋人权理论之引介 | 第25-26页 |
(二) 作为宪赋人权之民族经济权利 | 第26-27页 |
二、集体人权属性 | 第27-29页 |
(一) 集体人权理论之引介 | 第27-28页 |
(二) 作为集体人权之民族经济权利 | 第28-29页 |
三、发展权属性 | 第29-32页 |
(一) 发展权理论之引介 | 第29-30页 |
(二) 作为发展权之民族经济权利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民族经济权利在中国语境中的展开 | 第32-40页 |
一、民族经济权利的法治意蕴 | 第32-35页 |
(一) 彰显人本价值 | 第32-33页 |
(二) 设定国家义务 | 第33-34页 |
(三) 构筑制度基石 | 第34-35页 |
二、民族经济权利的时代意蕴 | 第35-40页 |
(一) 西部大开发语境下的民族经济权利 | 第35-37页 |
(二) 可持续发展语境下的民族经济权利 | 第37-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附录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