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1页 |
§1.2 PAM的理化性质 | 第11-13页 |
·物理性质 | 第11-12页 |
·化学性质 | 第12-13页 |
§1.3 PAM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PAM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第14-15页 |
·PAM防治土壤侵蚀的效应研究 | 第15-16页 |
·PAM防止养分损失的效应研究 | 第16-17页 |
·PAM具有增产效应 | 第17-18页 |
·PAM的施用量、施用方法及应用研究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试验设计 | 第20-26页 |
§2.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PAM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第20页 |
·施加PAM条件下土壤养分损失实验研究 | 第20页 |
·PAM的保持水土流失效应试验研究 | 第20-21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2.3 试验设计 | 第21-26页 |
·PAM对土壤物理性状影响的试验设计 | 第22页 |
·PAM对土壤养分损失影响的试验设计 | 第22-23页 |
·PAM的防治水土流失效应试验设计 | 第23-26页 |
第三章 PAM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第26-35页 |
§3.1 PAM对土壤紧实度的影响 | 第26-27页 |
§3.2 PAM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 第27-30页 |
·PAM对紫色土大于0.25mm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 第27-28页 |
·PAM对团聚体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28-29页 |
·PAM对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的影响 | 第29-30页 |
§3.3 PAM对土壤渗透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3.4 PAM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第31-33页 |
·PAM对土壤饱和含水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PAM对土壤平均含水量的影响 | 第32页 |
·田间PAM处理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3.5 PAM的改良土壤、保持水分的机制 | 第33-34页 |
·PAM改良土壤的机制分析 | 第33页 |
·PAM的保持水分的机理分析 | 第33-34页 |
§3.6 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PAM对土壤养分损失的影响 | 第35-43页 |
§4.1 PAM对土壤养分的固持作用 | 第35-38页 |
·PAM对土壤中氮素损失的影响 | 第35-36页 |
·PAM对土壤中磷素损失的影响 | 第36-37页 |
·PAM对土壤中钾素损失的影响 | 第37-38页 |
§4.2 PAM对地表径流中养分的影响 | 第38-41页 |
·PAM对径流中硝态氮浓度变化特征的影响 | 第38-40页 |
·PAM对径流中水溶性磷浓度变化特征的影响 | 第40页 |
·PAM对径流中养分流失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4.3 施加在大田中的PAM对养分损失的影响 | 第41-42页 |
§4.4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PAM节水保土效应的研究 | 第43-48页 |
§5.1 施用PAM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 第43-45页 |
§5.2 施用PAM对产沙的影响 | 第45-46页 |
§5.3 PAM防止水土流失的机理 | 第46-47页 |
·聚丙烯酰胺对减少径流侵蚀的影响 | 第46-47页 |
·聚丙烯酰胺对土壤抗蚀性影响 | 第47页 |
·聚丙烯酰胺对土壤杭冲性的影响 | 第47页 |
§5.4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8-49页 |
§6.1 PAM具有能够明显改变土壤物理性状的效果 | 第48页 |
§6.2 PAM可以有效抑制土壤养分的损失 | 第48页 |
§6.3 PAM具有明显的减水减沙效果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在校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