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1.绪论 | 第9-1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研究框架 | 第11页 |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12-15页 |
| 2.文献综述 | 第15-22页 |
| ·国外学者关于区域金融的研究 | 第15-17页 |
| ·国内学者关于区域金融的研究 | 第17-22页 |
| ·国内关于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研究 | 第17-19页 |
| ·国内关于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第19-20页 |
| ·国内现有文献的不足 | 第20-22页 |
| 3.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实证分析 | 第22-38页 |
| ·区域金融发展指标 | 第22-25页 |
| ·区域金融总量指标 | 第22-24页 |
| ·区域金融结构指标 | 第24-25页 |
| ·样本数据来源 | 第25页 |
|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现状描述(2002-2006) | 第25-30页 |
| ·区域金融总量指标 | 第26-29页 |
| ·区域金融结构指标 | 第29-30页 |
| ·基于回归模型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度量(1988-2006) | 第30-36页 |
| ·理论模型 | 第31页 |
| ·单位根检验 | 第31-32页 |
| ·协整检验 | 第32-33页 |
| ·回归结果 | 第33-36页 |
| ·本章结论 | 第36-38页 |
| 4.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 | 第38-44页 |
| ·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检验模型 | 第38-39页 |
| ·模型指标选择 | 第38-39页 |
| ·模型检验过程 | 第39页 |
| ·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检验结果 | 第39-42页 |
| ·单位根检验结果 | 第40-41页 |
| ·协整检验结果 | 第41页 |
| ·格兰杰检验结果 | 第41-42页 |
| ·本章结论 | 第42-44页 |
| 5 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劳动分工模型实证再检验(1988-2006) | 第44-58页 |
| ·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44-45页 |
| ·模型的再实证思路 | 第45-47页 |
| ·实证指标、区域界定及样本数据来源: | 第45-46页 |
| ·实证方程及检验思路: | 第46-47页 |
| ·分工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结果 | 第47-49页 |
| ·单位根检验 | 第47-48页 |
| ·协整检验结果 | 第48-49页 |
| ·银行贷款效率对劳动分工与经济增长作用检验结果 | 第49-53页 |
| ·商品交易效率较高的样本检验结果 | 第50-51页 |
| ·商品交易效率低的样本检验结果 | 第51-53页 |
| ·商品交易效率对分工与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结果 | 第53-57页 |
| ·银行效率较高的样本检验结果 | 第53-56页 |
| ·银行效率较低的样本检验结果 | 第56-57页 |
| ·本章结论 | 第57-58页 |
| 6 结论及展望 | 第58-62页 |
| ·本文结论 | 第58-59页 |
| ·我国金融发展差异化严重 | 第58-59页 |
|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关系 | 第59页 |
| ·劳动分工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 | 第59页 |
| ·政策性建议 | 第59-61页 |
| ·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