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外交”—“美式民主”输出的新方式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引言 | 第6-8页 |
一、“转型外交”的背景及内容 | 第8-18页 |
(一) “转型外交”的背景 | 第8-14页 |
1、“转型外交”提出的理论背景 | 第8-10页 |
2、“转型外交”的现实背景 | 第10-14页 |
(二) “转型外交”的内容 | 第14-18页 |
1、否定现行国际制度、提倡“新外交” | 第14-15页 |
2、调整外交部署、拓展外交对象 | 第15-17页 |
3、利用媒介、加强意识形态渗透 | 第17-18页 |
二、“转型外交”--美式民主输出的新特点 | 第18-25页 |
(一) 民主输出目的的新变化 | 第18-20页 |
1、布什第一任期以“反恐”为主要目标 | 第18页 |
2、第二任期的“转型外交”以“民主”为主要目标 | 第18-20页 |
(二) 民主输出方式的新变化 | 第20-23页 |
1、由武力向温和方式转变 | 第20-22页 |
2、调整外交工作方式 | 第22-23页 |
(三) 强调公共外交 | 第23-25页 |
1、“转型外交”重新重视公共外交 | 第23-24页 |
2、“转型外交”下公共外交的新内容 | 第24-25页 |
三、“转型外交”的影响 | 第25-35页 |
(一) 美式民主制度的输出对世界安全的影响 | 第25-28页 |
1、“民主”输出是世界战争的主要根源之一 | 第25-27页 |
2、美式民主使战争披上合法外衣 | 第27-28页 |
(二) “美式民主”造成世界动荡 | 第28-32页 |
1、美式民主改造下的伊拉克 | 第28-29页 |
2、“颜色革命”国家动荡不安 | 第29-30页 |
3、移植“民主”国家水土不服 | 第30-32页 |
(三) “转型外交”对我国的影响 | 第32-35页 |
1、“转型外交”针对中国 | 第32-33页 |
2、利用“民主”打压中国 | 第33-35页 |
四、中国应对“转型外交”的对策 | 第35-39页 |
(一) 吸取“颜色革命”的教训 | 第35-37页 |
(二) 积极倡导和谐世界理念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1页 |
注释 | 第4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