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1 绪论 | 第11-19页 |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11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2-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 ·郊区 | 第13-14页 |
| ·城郊型农村 | 第14页 |
| ·建设用地 | 第14-15页 |
|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 第15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5-19页 |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5-16页 |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6-17页 |
| ·研究的发展趋势 | 第17-19页 |
| 2 城郊型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划相关基础理论 | 第19-26页 |
| ·城郊型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基本内涵 | 第19-21页 |
| ·城郊型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目标及内容 | 第19页 |
| ·城郊型农村建设地整理的特性 | 第19-21页 |
| ·城郊型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划原则 | 第21页 |
| ·城郊型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 第21-22页 |
| ·土地区位及地租理论 | 第22页 |
| ·土地利用集约化理论 | 第22-23页 |
| ·人居环境理论 | 第23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3-24页 |
| ·农村建设用地实践经验及教训 | 第24-25页 |
|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划实践 | 第24-25页 |
|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划的经验与教训 | 第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3 城郊型农村建设用地利用分析 | 第26-33页 |
| ·城郊型农村建设用地现状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 ·土地浪费现象普遍 | 第26页 |
| ·私建滥建现象严重 | 第26页 |
| ·公用设施用地缺乏 | 第26页 |
| ·建设用地生态环境恶化 | 第26页 |
| ·新建占地,旧村镇搁荒 | 第26-27页 |
| ·权属复杂,流转不够规范 | 第27页 |
| ·建设用地与耕地矛盾加剧 | 第27页 |
| ·土地利用率偏低 | 第27页 |
| ·各规划之间衔接困难 | 第27页 |
| ·管理机制不健全 | 第27-28页 |
| ·影响城郊型农村建设用地的相关因素 | 第28-29页 |
| ·人口增长及聚集因素 | 第28页 |
| ·技术进步因素 | 第28页 |
| ·经济发展因素 | 第28-29页 |
| ·相关制度和政策因素 | 第29页 |
| ·城郊型农村分类及特点 | 第29-31页 |
| ·基于区位分类及特点 | 第29页 |
| ·基于建设用地功能情况分类及特点 | 第29-31页 |
| ·城郊型农村 SWOT分析 | 第31-32页 |
| ·城郊型农村竞争优势 | 第31页 |
| ·城郊型农村竞争劣势 | 第31页 |
| ·城郊型农村发展机遇 | 第31-32页 |
| ·城郊型农村发展挑战 | 第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4 城郊型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划对策及模式研究 | 第33-42页 |
| ·不同角度的城郊型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划对策 | 第33-38页 |
| ·基于不同规划时期对策 | 第33页 |
| ·基于不同规划阶段对策 | 第33-36页 |
| ·基于区位类型对策 | 第36页 |
| ·基于土地性质对策 | 第36-38页 |
| ·城郊型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划模式 | 第38-39页 |
| ·迎合城市化型整理模式 | 第38页 |
| ·推进城镇化型整理模式 | 第38页 |
| ·集中合并型整理模式 | 第38-39页 |
| ·内调挖潜型整理模式 | 第39页 |
| ·异地迁移型整理模式 | 第39页 |
| ·明确城郊型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划工作步骤 | 第39-41页 |
| ·基础调研阶段 | 第39-40页 |
| ·确定整理的目标和任务 | 第40页 |
| ·确定整理的规模、布局 | 第40-41页 |
| ·投资与效益评价,提出规划措施 | 第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5 实例分析—哈尔滨市道里区城郊型农村 | 第42-53页 |
| ·道里区城郊型农村基本概况 | 第42-44页 |
| ·基本情况 | 第42-43页 |
| ·村屯规模 | 第43-44页 |
| ·经济发展水平 | 第44页 |
| ·存在的典型建设用地问题 | 第44-47页 |
| ·“空心村”普遍,土地浪费严重 | 第44页 |
| ·建设用地扩充,耕地保护压力大 | 第44-45页 |
| ·村镇产业园区规模大、利用率低下 | 第45页 |
| ·村镇建设用地量大、人均占地超标 | 第45-47页 |
| ·村庄小而分散,土地集约程度低 | 第47页 |
| ·存在的建设用地问题探因 | 第47-49页 |
| ·土地法律观念淡薄 | 第47-48页 |
| ·重迷信轻科学 | 第48页 |
| ·规划滞后,管理不力 | 第48页 |
| ·缺乏市场调节机制 | 第48页 |
| ·法规宣传力度不够 | 第48-49页 |
| ·整理条件及其效益分析 | 第49页 |
| ·建设用地整理工作开展的有利条件 | 第49页 |
| ·建设用地地整理效益预估 | 第49页 |
| ·整理措施及初步成效 | 第49-53页 |
| ·建设用地整理措施 | 第49-51页 |
|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初步成效 | 第51-53页 |
| 结论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 附录 | 第57-66页 |
| 附录A: 哈尔滨市郊区规划图(2000-2020) | 第57-62页 |
| 附录B: 道里区4乡镇总体规划图 | 第62-6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